筆者上一篇文章強調教育界必須進一步發展,以適應疫情引起的「文化工程」帶來的變化。這一周發生兩件事,促使筆者更深入地思考這種改變應該如何實現。
學習壓力 無比巨大
兩星期前,因應一個商校合作計劃,筆者在屯門一所中學舉行了一場科技產業主題講座。校方反響演講受到學生歡迎,他們事後也親自向我回饋並表達感謝,唯課程安排問題,無法繼續參與後期的活動,學生不但失去了一個與現實世界接觸的機會,而且無法學習一些課本上沒有的軟技巧(soft skills),相信與會同學及家長也感到十分可惜。筆者認為這並非單一例子,許多學校仍視成績為入學的主要標準,尤其是在這方面取得優勢時。但學業歸學業,現實歸現實,後者往往比書本知識更為重要。
在另一場合上,我與一眾來自特殊教育學校的校長討論學生自殺案例不斷上升的問題,雖然無法得出明確的結論,但我們均有共識,認為學生現在面臨相當大的壓力,現時的校園學習生活,與疫情期間完全不同。我正在與他們合作開展項目,希望透過一系列活動,從「流動心靈站」到展覽,解決學生、父母和教師之間的心理問題。這不是一項容易的任務,但如果我們能幫助拯救更多同學的生命,那將是非常有意義的。
推動全社會 淡化分數觀念
我們都處於一個後疫情時代,筆者主張學校要改變,教師要適應新的文化。然而,上期文章忽略了一件重要事情,就是這不僅僅是教育部門的問題,它更關乎每個界別:如果大學招生時也考慮學生在學術之外的表現,如果僱主考慮應招學生在成績以外,適應世界的能力有多大,加上政府推動這一切,學生的心理問題會否更容易解決?
我們正生活在一個每時每刻都在改變的世界,然而,學校過度依賴傳統課程,營造的氛圍與現實世界大相徑庭,正削弱其存在的價値及可靠程度。學校生活已成為學生的負擔,而非一個可以讓他們快樂地成長的空間。有見及此,在不同筆者有份參與的非政府組織均在計劃與政府合作,解決教育機構與現實世界脫節的問題。筆者希望政府能更積極地擔當推動者的角色,連結學校和商業世界,讓香港的教育更貼近現實,並發展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
無疑,這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但既然我們已經克服了疫情,我們還害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