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家在校園裏,三面都是大樹。看到一棵棵大樹愈長愈高,忽然茅塞頓開,解開了一直梗在心頭、關於教育公平的一個疑團。
今天,全球在討論「後2015」的《全球發展規劃》;在教育領域,「公平」更是上升成為大家關注的頭號主題。
最近在內地參加的一些會議,從方方面面討論教育公平,相信中國很快就會對這個問題有領先的認識。
教育公平有幾個基本的議題。
第一個議題:教育可以導致社會公平嗎?
看來答案是否定的。上世紀60年代,人力資本學說流行,把 learning(學習)與 earning(收入)聯繫起來;照道理,學得多,賺得多;人人都學得多,豈非人人都賺得多?
其實不可能,因為社會的不均,並不是因為教育的因素造成的,也不可能單靠教育來達致社會公平。
第二個議題:教育的公平有意義嗎?
雖然社會不均,但是人們相信,教育的公平,可以減少社會不均。這是歷年來討論教育公平的核心。
這裏於是衍生出幾個子議題。
子議題之一:教育的投入可以均等嗎?答案是肯定的。中國自2006年修改義務教育法以來,就有許多努力。不過,許多國家的基礎教育,都由地方財政支撐;教育投入就會有地區差異。
投入並不限於金錢的資源。上海的小學實施就近入學,也是均化資源的一種措施。上海和新加坡做出的扭轉「差校」的措施,也是為了保障學生有均等的教育投入。
子議題之二:教育的起點可以均等嗎?答案應該也是肯定的,但卻不容易做。最明顯的是特殊教育,讓有特殊需要的學生獲得高於平均的資源,他們才能獲得與其他學生同等的教育。讓貧困家庭的子女受到額外的補助(如農村的「兩免一補」),也是屬於起點均等。
第三個議題:教育可以促進機會均等嗎?
上面提到的投入均等與起點均等,都不會自動帶來結果的公平,於是有機會均等的公平維度。機會均等,也許是在社會不均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社會公平。也就是說,社會的不均結構也許不會有突變,但結構中的個人卻可以有充分的流動機會。
教育,恰恰是促進機會均等的重要機制,這也許是教育對於社會公平最顯着的功能。
第四個議題:教育可以加劇社會不公嗎?
筆者的答案是肯定的。
香港的學校,至今很多仍然是從小就按成績分班;我們的老師,不少仍然習慣於把學生按成績排名(「考第幾」);我們的小學畢業生,是按照成績分為三個「組別」派入中學,因此社會上也習慣於把學校分「組別」;我們的幼兒園、小學,招生的時候還是在各出奇招要考孩子的智力。
這些做法,毫不隱藏地都在給學生灌輸等級觀念,其次是把個別學生牢牢地關在某個等級裏面。如此長大的孩子,腦子裏何來公平觀念?我們滿以為教育可以說是醫治社會不公的良藥;然而,教育也許正是社會不公的源頭之一。
回頭說筆者的疑團。現在悟出來的是:一棵樹,每一片葉子都在爭取陽光,的確是「適者生存」;但卻並不一定是「優勝劣敗」,因為假如每一片葉子都善於爭取機會,樹的營養就愈來愈豐富,整棵樹就會愈長愈高;結果是讓更多的葉子能夠得到機會,良性循環,樹也就愈來愈茁壯茂盛;當然葉子仍然有高低,獲得陽光的機會也不見得完全一致。
社會也是這樣,當人人都有機會進入社會流動,這個社會就會有更大的能量去整體發展,也會倒過來讓每一個個人有更大的流動和發展機會。教育的社會使命,就是讓每一個人都有希望、有能力、有可能創造機會發展自己。
教師也好、家長也好,我們往往在不知不覺之中,在意念上堵塞了學生的上進心,或者把「人上人」的觀念誤作為上進心;對於學生,為禍無窮!社會也不會有真正的進步。
原文刊於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