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管理專業協會工商管理研究社、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及《信報財經月刊》合辦,灼見名家協辦的周年公開論壇3月11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論壇以「尋找香港經濟的新增長點」為主題,香港科學院院長盧煜明教授以「在科學前線看香港創科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為題,分享了他從夢想到現實的創科之路。
研發檢測技術 源於反思傳統
盧煜明教授回顧30多年前在英國牛津大學攻讀醫科的日子,當時他開始在婦產科病診症,了解到孕婦懷胎時,會很想知道胎兒是否健康正常,但那時做產前診斷,需要把一支針插入子宮內,抽取羊水,但每次抽取,有機會令胎兒受傷,甚至導致流產,這會令孕婦和家人感到擔心。作為一名醫學生,盧煜明思考可不可以只抽孕婦的血,就能測試到胎兒是否正常?但這個想法在當時無疑是匪夷所思的,因為大家都知道,胎兒的血液循環系統跟母親是分開的,理論上不能抽媽媽的血來檢測胎兒的DNA。
「但我想,有沒有可能傳統的想法是錯誤的,其實胎兒有少量細胞,會在媽媽身體內?但是難度在於,怎樣確定這些細胞是胎兒的呢?」盧煜明思考良久,想到如果胎兒是男性,就會有男性細胞在母親的血液內。於是,他嘗試說服一些牛津大學的教授讓他做這個實驗,開始時他們還不大相信,幸好有一位病理學家同意讓他到實驗室做。於是,他找來一種容易黏附在男性染色體上的染料,發現在孕婦的血液裏,真有少量男性細胞,證明他的想法是對的。
接着,他用當時還是很新的PCR技術,把男性染色體DNA擴增多倍,發現辦法可行。後來 ( 1989年 ),盧煜明在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Lancet)發表文章”Prenatal sex determination by DNA amplification from maternal peripheral blood”,幾個月後,《柳葉刀》發表了社評”Is it a boy?”正因為此技術可以用於測試胎兒的性別。
豐富想像力 克服研究困難
盧煜明畢業後,當上實習醫生(houseman),做實習醫生並不輕鬆,一周要工作120小時。工餘時他常常想起在牛津大學念醫科時的研究,決定完成實習後,暫時不當醫生,全職做研究。於是他回到牛津大學念博士。
博士畢業後,盧煜明當了幾年醫生。1997香港主權回歸那一年,他回到香港,在中文大學任職。回港前他想到,過去8年一直在找的DNA,會不會不在細胞內,而在細胞外的血漿呢?但具體應該怎樣做,沒有資源的他一籌莫展。
直到有一天,盧煜明想到用「煮即食麵」的方法,用母體的血漿煮幾分鐘,拿幾滴出來測試,發現有信號的血漿,全部都懷上男孩。這個實驗證明了原來胎兒的DNA,就在孕婦的血漿裏。
盧煜明進一步發現,懷孕第7周,孕婦血漿裏已有胎兒DNA;到懷孕第10周,濃度可達15%。他表示, 這個技術還可測試唐氏綜合症;唐氏綜合症是因染色體異常造成的。
發展生命科技須面對的問題
除了需要豐富的想像力克服研究方面的困難外,盧煜明還要應付「同行」的競爭,他也不只一次面對同期發表同類研究的論文、多年時間申請專利、為了「維權」訴訟經年,以至跨境法規不同等問題,而這些都是本港發展創科,尤其是發展生命科技可能要面對的問題。
因此,盧煜明提出幾點供有關方面參考:
一、 研究資助局的規例有沒有「鬆綁」的空間?例如某一大學需要購置昂貴的實驗設備,是否一定要其他「友校」的同意?當然,研究者亦可以找其他贊助人,但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研究者可能要用技術交換資助,最後損失的可能是香港。
二、 現時香港公司不能接收內地孕婦的血漿樣本,因為樣本/數據不能過境;「境外」人士亦不可在內地開設基因測驗這類前沿科技的公司;香港的專利技術也沒有自動在內地註冊的機制,令內地無法採用香港的專利技術,市值可能高達2000億元人民幣。凡此種種,都有待兩地政府「拆牆鬆綁」。
三、 某些本港的資助撥款(grant)沒有獨家授權,變相窒礙「獨角獸」(unicorn)公司的出現。
盧煜明表示,產前基因檢測技術還可應用於癌症,例如鼻咽癌。本港逾七成鼻咽癌患者都是在三、四期才發現,採用基因早期篩檢,20000個測試便找出34名患者,可大大提高癌患者的存活機會。如今,這種技術已可應用於多種癌症篩檢,可望造褔更多人。
「尋找香港經濟的新增長點」公開論壇 3-3
延伸閱讀: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