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古董收藏都是達官貴人、文人雅士文化的一部分,但蒐集收藏的嗜好往往令人患得患失,為什麼我們還要熱衷於其中呢?
當今社會商業發達,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但是人們心靈空虛,很多時都需要尋求慰藉。古董收藏品含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過程中尋尋覓覓,欣賞享受文化所帶來的歡愉,這些活動都能提升我們的精神生活。
收藏瓷器 新手入門心法
瓷器作為中國人的發明,有千多年歷史。元、明以來,景德鎮更獲譽為「世界瓷都」。數百年來,中國製瓷器蜚聲國際,歐洲皇室貴族都以擁有中國瓷器為榮為時尚,現今想來我們也與有榮焉。但是,收藏古董需要投入的資金可大可小。跟中小學生都可以參與的集郵不同,尤其是中國官窯瓷器所需的投資金額相當大,作為新手,我們應該怎麼入門呢?
收藏官窯瓷器,第一個重點就是要找一位有經驗和技術的老師,這樣可以少走歪路。一位良師能夠提綱挈領,將重點說清楚了,我們按指引收藏就省卻不少麻煩,就交少很多學費。重要時刻也可以給我們掌眼事半功倍!
古董瓷器品類繁多,歷代的官窯瓷器也不少,應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某一個門類為重點收藏。這樣收窄範圍,就可以減少研習和搜尋的時間,更加容易形成一個獨特的收藏系列,成就將會更大。我喜歡明、清兩朝的青花瓷器,特別欣賞永樂、宣德年間的典雅大氣,以及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細緻華麗。這幾個朝代的青花瓷都有不少經典作品,藝術性非常之高。
初入門的收藏者應該要多看少買,要抱持「精品意識」,不應求多,我們要緊記收藏一件精品,升值的潛力較大的,通常其藝術性也較高!
參考正規資料 避免誤入歧途
有志研習這門學問的,當然要看好的書籍,參考正規書本雜誌的資料。我推薦新手們看耿寶昌的《明清瓷器鑒定》、知名瓷器收藏家孫瀛洲等的作品,或者兩岸故宮紫禁城出版的刊物,這些都是名門正宗,評論切實,對我們初學者非常實用。其他的出版社可能比較花巧,不盡不實,而且學術性不高,若信以為真,容易誤入歧途!
有志者還要經常親臨拍賣會及藏品展覽會,上手不同的收藏品,對培養實戰經驗非常重要,因為瓷器有重量和凹凸,有質感(釉面),這些都要上手才知道的。這方面的知識和體驗,書本上還是短缺的,所以多參觀拍賣會預展,看看及上手實物,對我們的知識增長,非常有幫助!
如果能夠積極參與不同收藏界別的網上群組,互相觀摩學習,我覺得對收藏初哥是有必要的,因為每個人都有專門特長,互相學習豈不快哉!只可惜香港有名的收藏群組組員,大都年華老去,後繼乏人,能不唏噓。
最近香港故宮博物館的落成,為社會帶來一絲清新氣氛。古藝術文化應獲得社會的更高度重視,我覺得這也是正確的方向,對本地收藏界茁壯成長有一定的幫助!
鑒賞能力高低 在於投入程度
要增強個人的鑒賞能力,我覺得投入很重要。最基本就是不斷學習新知識,尤其是鑒賞五大元素「胎」、「釉」、「型」、「工」、「質」,缺一不可,有機會當再為大家敍述。
為古董瓷器微觀鑒賞,可以用100倍的放大鏡,觀看內裏、結構、細胞、泡沫分布、光澤、使用痕跡等等。這些蛛絲馬跡都是重要資料,來決定收藏品的好壞!我覺得微觀技術應該值得加強推廣,每個新入門者都要學習和掌握!
收藏經驗有苦有樂,買回來後有時頗難賣得出,最主要是以興趣為依歸。收藏自己喜愛的,能夠提升自己的鑒賞力,放在家裏也可以增加生活素質,陶冶性情。至於能否賣得高價,就看你的緣份了。
香港國際拍賣公司都有潛規則,一般都不會收來歷不明的藏品。沒有高階人脈關係就難如登天,還要藏品流傳有序,一般收藏家很難達到這些要求,所以不能貿然效法別人收藏用以投資。
收藏家最困惑的就是面對別人批評,早年別人對古董收藏有不同意見,自己也感到悶悶不樂。經過十年八載的磨練後,現在基本上都看得淡薄,能夠接受別人批評,並且從中成長也是非常重要。
諸君可見,以上是我十多年來收藏的經歷,其心路歷程的跌跌宕宕,當中的追求和學習都是艱辛的。爬過高山之後,現今有一個不錯的收藏系列,還是令人欣慰。
希望各位將來都有一個快樂的收藏經驗。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