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敢「動」行 同步出新未來

香港交通非常方便,即使路程短,不少市民都會乘車,代價卻是增加碳排放。

步行被世界衞生組織列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不論年齡、場地及時間,亦毋需額外裝備,可隨時隨地起動,亦有益於身心健康。以步行代替乘搭短途交通工具,更可減少碳排放,紓緩氣候變化。然而,世界綠色組織發現,港人步行的日數愈來越愈少,僅得7.8%的受訪市民每周7天步行至少30分鐘,情況令人憂慮。

港人「懶行路」 時間更重要

為了解香港人的步行習慣,世界綠色組織每年均進行問卷調查,早前委託精確市場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於今年6月以街頭問卷形式,成功訪問500名18歲或以上的香港市民。

調查結果顯示,僅得7.8%的受訪市民每周7天步行至少30分鐘,數字持續下跌,較去年再減少0.6%。近兩成市民每周平均兩天步行至少30分鐘。一周內沒有一天可以步行至少30分鐘的市民幾近一成,反映出港人每周步行的時間嚴重不足,情況令人關注。

近三成四受訪市民指出,趕時間或省時是選擇乘坐交通工具的主因,其次是拿着重物或大型物件難以步行,佔22.4%。另有一成五受訪市民表示若太炎熱、寒冷或下雨時都會坐交通工具。

步行與氣候變化

香港交通非常方便,即使路程短,不少市民都會乘車,代價卻是增加碳排放。調查顯示天氣是市民考慮坐車的第三大因素,天氣愈炎熱,大家愈傾向坐車代步,碳排放便愈多;全球極端天氣又因高碳排放量而愈趨頻繁,結果氣溫愈來愈高,天氣愈來愈熱,大家更抗拒步行,最後演變成惡性循環,令人非常擔憂。

減碳刻不容緩,責任誰屬?僅7.6%受訪市民認為自己要為氣候變化負上責任。反之38.8%人認為政府責無旁貸,23.8%人則覺得應該由運輸業負責。然而,我們的生活與碳排放息息相關,可幸的是絕大部分市民願意為紓緩氣候變化出一分力,如願意減少使用即棄塑膠產品、減少使用冷氣機及減少乘坐短途車,實踐低碳生活。

一眾嘉賓身體力行對抗氣候變化,一起為環保作出貢獻。(作者提供圖片)
一眾嘉賓身體力行對抗氣候變化,一起為環保作出貢獻。(作者提供圖片)

為氣候行多步  一同步出新未來

世界綠色組織自2016年始,每年均舉辦「地球‧敢『動』日」,希望藉此向公眾提倡綠色及健康生活。以「為氣候行多步,一同步出新未來」為主題的地球‧敢「動」行2022包含一連串活動──「地球‧敢『動』行城市定向比賽暨嘉年華」及「地球‧敢『動』線上行──步足減碳大挑戰」於本月完滿結束,本會會繼續為推廣低碳生活出力,讓香港步出零碳新未來。

「地球‧敢『動』線上行──步足減碳大挑戰」召集市民大眾連同各個參與企業及機構透過本會的GREEN WALK HK 流動應用程式,於去年8月4日至12月31日期間記錄每天的步數和減碳指數,累計紀錄高達3億6400萬步數,相當於減少了超過60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締造出全民減碳紀錄。活動更額外增設「大新銀行75周年公益挑戰賽」,活動大使方力申先生與4位精英運動員,劍擊「天后」江旻憓小姐、越野跑名將黃浩聰先生、羽毛球名將「黑妹」葉姵延小姐和「香港蛙后」江忞懿小姐化身減碳隊長,在社交平台上號召公眾加入其隊伍以支持其慈善機構,以累積步數的方式為慈善機構籌得善款,以支持各個環保機構推廣可持續生活方式。

各參賽隊伍先由觀塘發現號出發,走進東九龍區內發掘趣味景點,挑戰最高「減碳」分數。(作者提供圖片)
各參賽隊伍先由觀塘發現號出發,走進東九龍區內發掘趣味景點,挑戰最高「減碳」分數。(作者提供圖片)

是次活動焦點──「城市定向比賽」吸引了近500名參賽者,透過「城市定向比賽」及「升級再造環保工作坊」等一連串精彩活動,向公眾提倡綠色健康生活,為環境保護作出貢獻。各參賽隊伍先由觀塘發現號出發,走進東九龍區內發掘趣味景點,挑戰最高「減碳」分數,藉此鼓勵市民多步行,少用交通工具,在發掘城市景點同時,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

賽事後的慶祝典禮獲一眾嘉賓出席支持,包括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先生、天文台助理台長(天氣預測及警告服務)陳栢緯先生、世界綠色組織董事會主席陳鴻遠先生、世界綠色組織創會會長汪振富先生、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博士、大新銀行副行政總裁、高級執行董事兼集團個人銀行主管王美珍小姐、活動大使方力申先生及精英運動員大使黃浩聰先生和葉姵延女士,還有癲噹創作人陳宇峰先生亦到場支持。

余遠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