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相爭韓信橫空出世,兵鋒蕩平天下,打得西楚霸王項羽膽氣全消,烏江自刎,的確是個傳奇人物。但2000多年來,無人知曉韓信的身世。
韓信傳奇經歷
韓信是個怎樣的人,秉性品格怎樣,可從歷史留下故事窺見一二。胯下之辱說韓信年輕時是個遊蕩鄉市的人,衣食不周。他出行卻愛帶上配劍,以示高人一等。一次被市井屠夫取笑,說可以一劍殺他,以示豪勇,否則要從他胯下爬過受辱。結果年輕的韓信甘於胯下受辱,了卻一次紛爭。另說他曾在亭長家中寄食,但亭長妻討厭他,故意早食,使韓信錯過時間,空着餓腹。韓信無計可施,到河邊釣魚充饑,但一無所獲。在河邊洗衣漂母見他可憐,給飯他吃,並激勵他莫遊手好閒。後來韓信得封楚王,回到故里,對漂母贈之千金報答,引為佳話。
及後天下大亂,韓信投身項羽門下,被編配為項羽幕前執戟郎,為項羽站崗。韓信感到沒有前景,不久便捨之而去,改投劉邦。韓信在劉邦陣營最初也是小人物,後來得緣在蕭何手下當個治粟都尉低級軍需官,他的才能漸被蕭何賞識。而韓信碌碌渡日,感到不能舒展抱負。當時劉邦形勢不妙,許多兵士逃跑。韓信一夜亦趁月色逃營。
蕭何突然聽到韓信逃去,連忙放下工作,不及報知劉邦,即時快馬追趕韓信,結果第二天才尋得韓信。韓信亦坦言大志,要作統帥大將軍才肯回營。蕭何回營後即見劉邦,說韓信是「國士無雙」能人,說服劉邦摘日齋戒沐浴,設壇拜帥。終於,韓信如願以償,成漢軍統帥。劉邦用其計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展開爭奪天下,為漢朝奠定數百年基業序幕。
韓信戰功彪炳,每戰皆勝,且每每在弱勢下運用戰術,以少勝多,殺得對方片甲不留。有人稱譽韓信為「兵仙」,此銜頭無稽兼無氣勢,大有侮辱韓信能耐。筆者認為譽之為「戰神」方恰當。人說「言兵莫如孫武,用兵莫如韓信」,確實的當。我國長勝將軍不少,但用兵如神,韓信當稱第一人。
韓信戰功彪炳 所向無敵
韓信帶兵出關中,即遇第一勁旅章邯大軍。章邯曾以20萬秦囚徒鎮壓抗秦多夥義軍,打得義軍四散竄逃,未遇韓信全無敗績。但章邯遇到當時藉藉無名韓信,竟敗下陣來。
出關中後韓信另開戰線,一戰滅魏,再戰滅代,井陘背水之戰,巧妙運用陣勢兵法,破趙定燕。此戰對方將領李左車揭破韓信用兵之計,獻給趙代王陳餘,但陳餘自以為兵多數倍,驕兵不納,結果兵敗李左車被俘,被縛到韓信跟前。韓信親為之解縛,敬重有加,盡顯識英雄重英雄胸襟性格。
項羽率3萬楚軍,再敗號稱5、60萬劉邦聯軍。敗後劉邦跑到對岸韓信大軍處,私入兵營奪去帥印,帶領大軍而去,只留2000人給韓信。但韓信即在短時間內招募新兵,他用兵如運掌,重新訓練成百勝雄師,這才是他在歷代名將中過人之處。其後運用戰術以數萬新兵破龍且楚兵20萬大軍,打得楚軍叫苦連天,潰不成軍。韓信最後以戰功被封齊王,成生命中最輝煌時刻。
戰神韓信具儒者性格
我們從韓信經歷,試看其性格。首先可以肯定的韓信熟讀兵書,連戰皆勝,仗仗凶險,斷無幸運之理。其次,韓信有讀書人賢士性格,得惠莫忘,知恩圖報。漂母一飯千金可見。韓信為齊王後,心存忠義,謀臣蒯通勸其自立,韓信以劉邦對己有知遇之恩,絕不背叛(終以造反罪被戮,明眼人均知莫須有)。韓信最後為皇后呂雉殺戮,全因蕭何使計(極可能為呂后所迫)騙入長樂宮而慘死。如此失算,皆因他敬重蕭何,是蕭何發掘他的才能,是蕭何向劉邦推薦他,韓信不想拂逆他,且絕想不到蕭何會陷害他,見到韓信坦蕩君子性格。所以後世才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說法。總括而言,韓信並非一個魯莽小人,而是一個飽讀詩書的君子。
以當時社會情況,普通人家絕不能讀書識字,韓信絕非普通人家孩子。以韓信日後表現的才能修養,除了讀書識字之外,一定受過長時期良好教育,其師尊亦非普通老師,而是頂級智士。漂母施飯時曾說韓信是王孫,許多人無甚在意。年青韓信出行帶劍,亦足深究。窮困食不飽的韓信何來巨資購劍?而當日階級觀念其嚴,一般平民不能亦不會帶劍自炫。屠夫嘲弄他非無因由,而韓信偏偏帶劍自重。實反映韓信出身貴族,落魄當時而已。
韓信身世 非凡夫俗子
韓信投軍,先在項羽帳下為「執戟郎」,與後來身為大將軍相比,當然卑微。但實則項羽對韓信已另眼相看。何有此說呢?「執戟郎」乃主帥項羽護衛,屬近衛軍,在兵士叢中,至為尊貴。一個新入伍普通人,何來得主帥青眼為近衛軍?想必有令項羽破格收錄原因,最簡單莫如韓信表露乃落難貴族,熟讀兵書。項羽自負兵法,未必看重自言懂兵之人,但若是落魄貴族,難免同情而看高一線,升格收錄為近衛軍。
及韓信入漢營作軍需官,職責軍隊後勤管理糧草,需要物料數目清楚,人事調動配合無失。韓信才能綽綽有餘,才惹起蕭何注意。蕭何素重軍中人才,必與韓信詳談,得悉大概。蕭何用人比項羽細心高明,料當時已知韓信曾受良好教育,身是落難貴族,文韜武略已逾常人。故不惜月下追韓信,向劉邦推薦時說他是「國士無雙」之輩。
劉邦齋戒拜帥 豈屬尋常
最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劉邦與蕭何一席之談後,何以肯為旗下從未帶兵無名低級軍官齋戒沐浴,設壇拜帥?即使是昔日名將,一方之雄劉邦未必甘而為之,且將麾下眾將歸其指揮調度?如果說只因口才而說服劉邦,實不敢相信,應有更強力原因。若蕭何說出韓信根本是韓王血脈,早受文武教育,故月下追回。如蕭何說出韓信身世秘密,使劉邦動心,拜之為大將軍,則理由充分之極。
筆者有此推論,原來同時代有兩個韓信,為免混淆,另一韓信史稱韓王信,傳曾為楚國「質子」。所謂質子是皇室血脈,居外國為人質。若兩國交惡,即殺質子,齊桓公晉文公便曾為質子。漢朝多次公主出嫁匈奴和番,不少出嫁和番者非皇家公主,實由宮女代替,匈奴欣喜接收如儀。當時沒有照片,存心把質子掉包假冒,外人難以發覺。
兩個韓信與質子問題
筆者猜想點兵韓信本為質子,自幼受宮廷良好教育,學得一身本領。質子掉包後,自己留落楚國,亭長讓其寄食亦見特殊背景。韓母之塚氣勢非凡,而鄉中無父墳,無祖墳,肯定為外來者。韓信初期應有餘資及下人照顧生活,後金盡無以為繼,只餘一劍,求食度日,方展開多姿多彩不凡的一生。
韓信甘受胯下之辱,或更反證其尊貴身份,一介王孫,高貴自傲,不屑與市井相爭。若一生苦學,竟一時意氣,死於市井之手,何其不智?故甘心受辱,免空負一生本領,乘時而出,方是智者所為。後韓信果然吐氣揚眉,不負所學。至於身世真相如何,有待史家考證了。
按:韓王信是戰國時韓國襄王庶孫。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