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大局而言,教育圈裏師生流失是社會的膏肓之疾,必定為民生建設和族群發展帶來持續的衝擊。如果問題癥結沒有紓解,一切召喚、吸引,只會在學年周期之外,送往迎來,延伸音樂椅的效應。以技術主義的操作留住人才、栽培新秀,最後只會留下望「洋」興嘆的遺憾。關鍵所在,是對教育專業的珍惜和尊重,理解整體社會的憂慮所在,檢點政治的敏感和介入程度,以真誠的文明氣象力挽狂瀾,凝聚民心士氣。
至於「孟母」的考慮,人望高處,水向低流──所謂「高低」,不但關乎經濟民生,還有回憶與現實的對比,當然更包括對未來的推斷。只要有條件,為人父母一定給孩子最高素質的教育,而且要擴大他們日後從容發展的空間。當前香港教育環境的未知之數實在太多了,而且何去何從、分寸在哪裏,曾經存在的制約已經萬馬齊瘖,家長的心聲還有什麼機制可以反映?最後,有條件的家長唯有付出人生代價,為了下一代,依依不捨離開這個曾經栽培自己的地方。
歷史轉捩點糾纏着一個一個家庭血脈流離的故事。裏面許多沉重的情節,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細意推敲,好好演繹下去。
孟母三遷的前提
孟母非常注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生活啟發。「斷機教子」(註1)就是以現實情境營造童話效應,精簡凌厲,勝過千言萬語。而且傷物不傷人,喚起了孟子的疼惜之情,進而抖擻奮發,所以成為家庭教育的典範。
至於「孟母三遷」(註2),一般人在意她的取捨依據,甚至帶有階層歧視的意識。不過對幼童的成長來說,遠離市井營利之徒,以及生死墓葬的玄虛想像,作為啟蒙教育的抉擇,正如孔子因材施教的「無(毋)友不如己者」(註3),大概無可厚非。
至於故事的情節,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客觀環境對人的影響,實在有點《荀子‧勸學》的味道。不過細看典故的發展,趙歧的〈孟子題詞〉說:「孟子生有淑質,幼被(蒙受)慈母三遷之教。」儒家的主流思想認為人皆有善性,孟子的「淑質」應指善性以外的優越素質。
結合故事情節,他住在墳墓附近就模仿拜祭的儀式作為嬉戲,遷居市集就模仿商販吹噓買賣之術,搬到學校旁邊就模仿士大夫進退有度的禮節,這是一種隨機模仿的活潑自學的精神。按趙歧的說法,「孟軻」成為「孟子」的關鍵在於善良的人性、好學的個性和後天客觀環境的成全。客觀環境包括後來他遇上的良師益友和周遊列國的歷練。
市井與墓葬的人間啟發
孟母遷居市集和墓地邊緣或者令現代人大惑不解。她第一、二次搬家可能是隨機或無奈的選擇,但以母親的身份與孩子一起面對成長的考驗,實在難能可貴──孩子投入當下的戲仿玩樂,母親則在意孩子的人格發展,最後她以明智的取捨改變了孟軻的命運,讓他變成孟子。不過孟母未必留意到,其實隨機的成長經歷啟發了孩子對現實生活的敏銳觸覺,甚至為他日後的學說注入鮮活的人間元素。
請看〈魚我所欲也〉這個充滿市井風味的短篇:「魚」與「熊掌」有市有價,生死貴賤是榮辱的考驗;「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是庶民的求生本能;「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是街頭巷尾的尊嚴;「萬鍾則不辯(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是現實利益兌換人格品位的拷問;「向為身死而不受」以一敵三,揭示俗世虛榮的陷阱──「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由物質享受到男女之欲,由家庭倫理到泛泛之交,都是根據俗世設想出來,牽動人心的實情實境。
至於其他篇章,例如〈公孫丑‧上篇〉:「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源於市井,生死攸關。〈離婁‧上篇〉承接淳于髡的話題,以「嫂溺,援之以手」表達「天下溺,援之以道」的終極關懷,就在生死存亡之間。因為童年見證過庶民生計,孟子對現實生活的感觸非一般富家子弟可及。他在〈告子‧下篇〉列舉了多個民間生活的相關例證,確認草芥之民只要堅守初心,懂得「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都可歷練成才,有所成就。理念闡釋與行文語調之間沒有半點階層歧視之意,對各種人生考驗的描述更充滿體貼的生活感: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且看儒家另一支脈的荀子,〈勸學〉一文中所舉的例證,除了歷史人物,就是「青出於藍」、「冰寒於水」、「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跂而望」、「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致千里」、「假舟楫絕江河」是物理現象;「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積跬步至千里」、「積小流成江海」是算術知識;「騏驥」「駑馬」的懸殊、「蚯蚓」「螃蟹」的差異,是生物的設例──全都是客觀世界的素材,與孟子的論述風格迥異而各有千秋。孟子在意人格成全,荀子強調社會規範,或與他們的成長經驗相關。
後記──「去留肝膽兩崑崙」(註4)
回到當下的家長抉擇,心在,人在,而且我們都有記憶。只要活得有意義,或去或留,無論哪裏,到了下一代就是故鄉,或者更悠久的故鄉。
甚至,下一回合申報籍貫的時候,我們只能以星際文字寫下「地球」的稱號。
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