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實境融合科技 推科普與國情教學

過往通識教育年代,學校經常通過新聞、紀錄片、資訊網站等不同媒體向學生介紹時事包括國家發展情況,這些做法對中學生而言效果未必理想。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後,參觀者絡繹不絕,該館還與教育局合作製作學習資源冊,鼓勵老師以新穎教學方法,透過館內展出的文物,學習中國歷史,令中學生研習時可以跳出「紙上談兵」的框框,親臨觀賞文物,並透過學習資源冊,對相關歷史有更深刻的認識。這樣體驗式教學方法,可以大大增加中史科的趣味性,讓中學生更加了解中國。

「眼見為實」增中史科趣味性

適逢教育局於下學年度推行公民社會發展科,以代替通識科,當中國情教育是教學重點,相關書商正忙得不亦樂乎,為這嶄新科目準備教材。筆者建議他們不妨考慮多採用香港故宮博物館的體驗式教學方法,並且加入STEM元素,例如利用擴增實境(AR)、大數據分析(BDA)等技術,去提升學生與課題的互動性和趣味性,令學生更加主動學習,從而活化國情教育。

值得書商借鑒的,是去年政府旅遊事務署推出的「城市景昔」項目。項目利用擴增實境和多媒體技術,將香港歷史全景圖像和現場真實全景相互結合,加上栩栩如生的動畫,以及精心製作的音效,讓智能手機用戶可以透過應用程式,同時置身過去和現在,享受豐富的視覺和聽覺體驗。

用戶亦可以瀏覽「城市景昔」應用程式的數據庫,觀賞香港主要地標的照片及相關資訊,加深市民和遊客對香港歷史的了解。他們更可以透過社交媒體平台,與朋友分享「城市景昔」的體驗。

書商在製作國教教材中,可以更加大膽創新,仿效「城市景昔」的操作模式,加入增強實境(或虛擬實境)、多媒體、社交網絡等科技,把它延伸至國情教育課題的不同場境,把課題中的人、事、物拉到學生眼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沉浸式體驗,更深入了解國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過往通識教育年代,學校經常通過新聞、紀錄片、資訊網站等不同媒體向學生介紹時事包括國家發展情況,這些做法對中學生而言效果未必理想,主要是學生一般對於從新聞時事、紀錄片、網站等傳達的資訊並不太感興趣。前車可鑒,在公民科教材設計上書商切忌重蹈覆轍。筆者建議學界可以善用大數據分析,來輔助國情教育。

善用大數據  輔助國情教育

以教導學生認識大灣區為例,書商可以推動數碼教學,與本地教育界團體(例如香港科技創新教育聯盟)攜手,並通過香港政府的協調,和大灣區相關機構合作,獲取區內居民日常生活、電商交易、物流網絡使用等數據,將其公開,在香港學界舉辦編程馬拉松(Hackathon)。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創意和STEM課程所學的大數據分析技術(例如機械學習模型),從數據中挖掘出當地的生活常規,從而親自從數據中觀察到大灣區的文化。

此舉既可提升學生數學的應用技能,亦可輔助他們認識國情,一舉兩得。在目前疫情之下,香港與內地通關遙遙無期,兩地學生實體交流活動被逼停辦,窒礙國情教育發展,此方法經由線上進行,可適當地紓緩這一困境。

概括而言,創新科技與實境融合是有效的教學方法,非常適用於中學科普和國教跨學科教育。為促進這方面的發展,筆者建議政府可以鼓勵多些類似香港故宮博物館、旅遊事務署等與教育機構合作的項目,製作更多具互動性、沉浸式的體驗教材。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