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香港城市大學郭位校長主持《大問於市:與全球頂尖校長對話》系列視頻節目,展示世界各地的教育特點、面臨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案。在每集節目中,郭位教授都會與一位世界頂尖的大學或中學校長對談,討論世界各地的教育發展和優點,前瞻未來社會的教育需要。
一連八集的系列分別拍攝和訪問了德國、南非、印度、日本及中國等多間頂尖學府,以下是第七集《中國科學院院士──前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教授 下集》的內容摘要。
恪守校訓「飲水思源、愛國榮校」
近年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國的高等教育為高速發展提供了大量專業人才,對社會和經濟的整體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不過,學生為應付升學和競爭,面對沉重的學業壓力,大學亦在全球化的趨勢下,面對不同的機遇和挑戰,尋找未來的路向。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授與中國著名高等教育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杰教授深入探討中國大學教育的發展方向與前景,以下是兩人對談摘要。
郭位教授(以下簡稱郭):我們都知道,上海交通大學多年來都是中國一流大學,但是我想介紹一下,上海交大在張教授當校長的時候,把大學帶上了新的高度。張校長希望收的學生有好的情商,那你認為上海交大的學生,與其他大學的學生有何不同?
張杰教授(以下簡稱張):每間大學的校訓,與學校的文化息息相關,上海交通大學的校訓是「飲水思源、愛國榮校」。在我做校長時, 我取材自校訓,向大家傳遞一個信息, 就是感恩及責任。任校長的10多年間,我也向學生們灌輸一個理念:對於未來,對於國家民族,我們大學每一個人擁有激情及夢想,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感恩、責任,激情及夢想,在大學校園內成為學生高度共識的理念,也就變成了大學培育學生的信念。如果說上海交大與其他大學有何不同,我認為主要在這一方面。
郭: 我想這一點可能跟我們城市大學也有點接近。我們期望香港城市大學的學生成為社會的中堅,他們進入社會工作後成為最好的公民。我們強調團隊合作,不過現在的年輕人,好像對團隊合作不那麼重視,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培養人文情懷與科學精神
張:有這樣的感覺,但這個現象在上海交大不那麼嚴重,主要原因是交大是一間工科很強的學校,而工程學的特性是強調團隊合作。在交大,我們傾向鼓勵學生向其他領域發展,因為他們團隊合作的能力很強了,所以強調另外一個方面的重要性,就是培養人文的情懷。我們大學已擁有科學精神,再加上人文情懷,才成就完整的大學文化。
郭:我們常常說大學生的人文素養不好,我認為這說對了一半,理工科學生應該更重視人文的關懷,同樣道理,對於以人文學科為主的大學,他們的學生應更重視定量分析,發展出尊重實事求是的的精神,而不是沉溺於一些異想天開的事情。所以說我們講人文素養,是一個相對的理念。張校長,你覺得西方的大學, 跟大中華地區的大學有什麼差異?我們應該怎麼樣去融合改進?
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
張:談到中國的高等教育,我們要回顧一下歷史。我現在暫不談台灣、香港及澳門的大學,先談中國大陸的高等教育。回顧過去40年的發展歷程, 在1978年剛改革開放的一年,中國全國所有大學的收生人數一共是27萬,但那一年的報考人數是多少?是1020萬。
40年後,現時(2019年)在校大學生人數是2700萬,增長了100倍。與此同時,40年前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是3700億, 2017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達82.7萬億,是當年的225倍。從這方面可以看到中國高等教育在這個歷程中扮演的角色。中國的大學生數量增長了100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225倍,當中存在一個正相關的關係。 從這個宏觀的視角,可以看到中國高等教育對中國的經濟及社會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怎樣發掘學生的最大潛力
兩岸四地的大學, 即是在中華文化圈內的大學,似乎在過去是特別強調知識的傳授,一個大學質量的高低,似是跟大學在4年內給每個學生灌輸知識的量有直接正相關,這一點我覺得和我們做大學校長的希望是不那麼相稱的,因為我們希望能夠把學生的好奇心、思考和研究能力,在大學期間得到最大的發揮。
郭:我同意,這是複雜的問題,就像是說,我們吃飯並不是吃得愈多愈好,但是社會大眾就認為學分愈多愈好 ,有沒有好好消化又當別論,其實這也是我們在大學當校長、教授的一個任務,就是怎樣令同學的潛力得到最大發揮。
張:所以我在上海交大期間做了一個試點,成立了致遠學院 ,這的確是我和一些同事的夢想,就是希望學生不再以單純地接受知識為學習的最重要內容,而是以思考能力為重要內容。開始時,我們的嘗試是失敗的,比如說最開始時,我們把所需的學分從190減到了150,直接的效果就是學生有更多課餘時間。但接下來發現,對於我們中華文化圈裏面的學生,這一個簡單的減少,起的作用並不好,學生就有更多的時間去玩了。
郭:比方說我們從讀書及學習節省了40個小時,但原來目的不是用這些時間去玩樂,而是用同樣的時間,去分析從那150個學分學習到的東西,讓那150個學分的學習內容更充實。我們認為課業減輕,只是減少課堂時間,但你應該好好利用這些時間,加強學習及思考。
張校長,你覺得理想的大學應是什麼樣的,如果是沒有限制的話,你認為一個烏托邦的大學應該是什麼樣的?
大學迎接科技革命新時代
張:這是非常好的問題。就是說我們在理想情況下,應該建立什麼樣的大學 ,但我倒是要把它稍微拉得現實一點,就是談談未來。我們正面臨一個全新的未來,人類快將進入 新的科技革命時代。過去300年間,人類的文明進步,大幅度地被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那麼這一次新的科技革命,也毫無疑問地會改變我們人類的文明進步的進程,問題是我們的大學怎麼樣去為未來準備人才,我覺得是所有從事高等教育的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新的科技革命時代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思維範式將會有非常大的變化。我認為高等教育面臨一次革命性變化,這樣的一次機會,或者說是時代的發展,對於高等教育有這樣的需求, 那就是培育未來時代所需要的人才,不再是以傳統的理工及人文學科分類來給學生做準備,而應該是面對未來人才有什麼需求。它要求學生對於物質世界、生物世界,數據世界、人文世界有更加深刻的思考, 更加強的能力,所以我們需要以全新的方式給學生做好準備。
重新整合傳統學科分類
我們可能要把以前的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文學、歷史及哲學等學科,重新整合為四個主要的知識類別,這是建設思維能力的一個方向,例如應該加強物質科學、數據科學、生命科學及人文科學,這樣的四個知識群構築的思考體系培訓出來的學生,可能是未來社會更加需要的人才。
郭:大學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課題,因為大學是中小學的延續,我們在大學之後,還有在社會的學習,社會也是一種大學,所以大學是整個社會的一環, 如果純粹談大學本身,不但不理想,而且也是不實際的。
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應該是小學及中學都提供良好的基礎教育, 譬如說人格要從小培養, 而不是到了大學之後再培養人格。 到了18、19歲時, 性格已經固定了,很難改變他們的想法,所以社會上其實應該從小培養人格, 大學應該是引領科技、智慧及文學的提升。所以我認為整個教育體系是連貫的,是沒有辦法從中間取消一段的。 謝謝張校長的分享。
《大問於市:與全球頂尖校長對話》系列之七
!doctype>郭位教授簡介
2008年獲委任為香港城市大學校長。畢業於台灣國立清華大學核子工程學系,1980年獲美國堪薩斯州大學工程學博士學位。郭教授是早衰期可靠度研究的先驅,在電子系統與核能可靠度設計研究方享有盛名,並在納米可靠度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因此於英華之年獲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亦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及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和加拿大工程院國際院士。服務城大之前,郭教授擔任美國田納西大學工學院院長,並為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高級管理團隊成員。郭教授也是教育專家,對於當代教育在全球面臨的挑戰尤為關切,出版了中文專著《心件:大學校長說教育》(英文版Soulware — University President on Education),引起很大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