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勇於承擔
化解過剩產能要抓住重點,政府的作為重在敢啃硬骨頭。相當一部分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其曾經的發達就來源於非正常的「投資飢渴症」,至今仍缺乏硬預算約束。這些企業有效益時盲目擴張,出現虧損又寄望於政府的父愛主義,要求政策傾斜、補貼和救助。時之既久,已經成了完全喪失再生能力的殭屍企業,卻繼續擠佔本可用於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的稀缺資源,拖累經濟轉型。對政府來說,對這樣的企業收回「父愛」由市場裁決,該關則關不再留戀,既是責任也是 考驗。去產能本身就是改革的重要一役。
產能過剩遲遲得不到解決,癥結在於各級政府存在重重顧慮。在傳統的 GDP「保7」和「穩定壓倒一切」的慣性思維之下,各級政府過度強調社會責任,不敢對殭屍企業下手;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存在「拖一拖看看,別人去產能,自己就不用去」的逃避心態。後果只能是貽誤改革良機,一損俱損,個體的理性引發整體的非理性,徒增宏觀經濟運行風險。
近來,又有官員寄希望於「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以為靠出口能夠消化過剩產能。現實已經給出了冷峻回答:在可預見的將來,「一帶一路」的胃口不足以消化中國過剩產能。中國過剩鋼鐵產能輸出到部分發展中國家,已經在當地形成衝擊波。所以,去產能已退無可退。
堅決去產能不可再遲
大力去產能,可能會造成宏觀經濟指標短期下行和部分企業職工失業。但是,歷史經驗表明,沒有不痛苦的轉型,長痛不如短痛。世紀之交,中國政府以壯士斷腕的氣魄推進國企三年脫困,作為突破口的紡織業砸錠1,000萬,其中,上海國有紡織系統職工從1992年的近47萬人,到1998年減為15萬人,如今已不足2萬人。大規模下崗分流,才使得近十年來中國經濟可以輕裝上陣,迅猛發展。
如今,中國社會保障體系已較為完善,服務業等獲得長足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大為增強,政府更可放下包袱,做出決斷。當然,社會政策必須做好托底。以當今中國政府財力,可以由財政出資,設立就業和社會保障基金,來解決分流職工的轉崗培訓和再就業問題,守住民生和社會穩定的底線。
日前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點便是有效化解過剩產能。換言之,離開去產能,近來廣受關注的供給側改革便無從談起。近日,媒體報導武鋼集團正在實施「內退」和「臨時歇工」措施,這或將成為開啟本輪鋼鐵行業去產能的發端。我們希望這是一個不算太晚的開始。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下一步,堅決去產能不可再遲疑。
本文為2015年12月21日出版的《財新周刊》第49期社評,原題為〈堅決去產能〉,本社獲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