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歲末,又到了為來年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定調之時。去產能、去槓桿、去庫存,減成本、補短板,成為12月18日召開的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核心議題。其中,去產能任務居首,最為急迫也極為關鍵。中國必須下決心忍受去產能的痛苦,堅決去產能。
經濟結構性矛盾顯現
中國經濟出現產能過剩並非新結論,其危險也早已昭然,但過去兩年去產能做得並不很有效。我們聽到一種貌似輕鬆的說法:「靠市場去產能」。與此同時,可以看到以市場名義的種種拖延、幻想與不作為。其實在中國的特定環境下,出現產能過剩本身,一直有各級政府的推手在起作用;當市場壓力指向去產能時,也正是各級政府最不願承受調整之痛,最易心存僥倖。在這個意義上,有形之手從來都存在。如果面對現實,真正尊重市場,各級政府就必須承擔起自身責任,勇於承受去產能之痛;與此同時,政府也可為緩解去產能痛苦施加作為。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增大,經濟結構性矛盾未曾根本緩解,產能過剩對經濟的拖累愈發沉重,特別是鋼鐵、煤炭、水泥等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行業的問題尤為突出,直接導致 PPI 持續下跌,企業效益急劇惡化,財政收入增幅下滑。東三省、山西等過剩產能嚴重的地區,GDP 增速萎靡不振,形勢之嚴峻不亞於世紀之交國企三年脫困之時。產能過剩的負面影響正向金融體系傳導,如不採取有力措施,能否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令人擔憂。盡快清理過剩產能,為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卸包袱、騰空間,已是時不我待。
12月9日,李克強總理強調,對不符合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和長期虧損的產能過剩企業實行關停並轉或重組,對持續虧損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結構調整方向的企業,採取資產重組、產權轉讓、關閉破產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處置殭屍企業,到2017年末實現經營性虧損額顯著下降。這為去除過剩產能指明了方向,確定了脫困時間表。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