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運動剛滿月,街頭活動仍然時有起伏,但運動卻在短短三十多天裏催生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作品,堪稱異數。這一方面反映出抗爭者對信念的執着,也反映出抗爭者的多元及才情。「百家傘」是不可多得的裝飾藝術。該作品由數以十計的破傘縫結,色彩多樣,垂掛在干諾道中天橋中間, 既有浪漫的情懷,也有歷史的重量。另一就地取材的作品是安置在政總迴旋處的「鐵馬傘」。作品的底座由多個鐵馬組成,上面則以多重雨傘交疊組成不規則的大圓球。無論是意涵、顏色、形狀、大小都十分配合所在空間。連儂牆(Lennon Wall,意涵愛與和平)是非常富有藝術色彩的走廊。它是連接政總平台及地面的樓梯及附近相連的高牆,上面貼滿了數而千計、色彩繽紛的便條(adhesive notes),寫着港人的心願、鼓勵、訴求和祝福。人們很認真的書寫,很細心的閱讀,遊人經過,不無感動。行為藝術方面,影響最大的是「獅山掛幡」《我要真普選》。無論是贊成佔領運動或是反對的市民,看到獅子山精神的最新演繹,心靈應有所撼動。獅山掛幡在網上網下現已遍地開花、再創作無算數。
上述的作品是集體創作的,當中或是有人主導的,或是無名的。不過,每位作者都應該有他和她的故事。佔領運動的藝術表達遠不止這些,還包括無數的畫作、平面設計、原創歌曲、舊曲新詞、攝影、錄像等等。很多的作品都會隨着運動的過去而過去,但是雨傘的符號和以上有些作品,應該會留在集體記憶中,甚至有一天可能成為香港博物館真實的展品。不過,那是遙遠的事,現在趁作品還在,趕快按下快門。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