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續逾一年半,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模式,實體上課和工作不再是必要條件,不少工種也被先進科技取代。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報告指出,2022年將有98萬個職位消失,但同時會新增174萬個工作機會,傳統的生涯規劃已經跟不上進度。
另一方面,新冷戰、氣候變化等問題持續發酵,全球正陷於極度不穩定的狀態,學生未來將面臨許多新挑戰。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項目經理陳潔苓形容,「學生目前所學的知識無法與10年後的社會接軌,要在21世紀的工作環境中生存,學生需要發展共通能力和掌握科技,以應對社會急遽的變化。」
為了重塑教育對學生的意義,教育界紛紛推出不少諸如STEM教育計劃,理大賽馬會「騷·In·廬」計劃則與17所中學合作,倡導學生以「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模式,以人為本,理解現實中複雜、牽連甚廣的社會議題,並嘗試尋找具創意的解決辦法,透過實作學習(learning by doing),讓學生從實踐中學習知識。
自製工具培養學習習慣
設計專業出身的項目協理曾兆賢解釋,設計思維有五個步驟,包括:建立同理心、定義社會問題、構思解決辦法、製作原型(prototype),並在不斷測試中持續改良解決方法。
目前理大團隊採用的方法,是1980年代美國設計師為非專業管理層人士學習而設計的,他們加以改良,透過遊戲讓學生學習如何設計。再者,學生經常反映他們想不到解決方法,或未能理解別人有什麼問題,因此理大團隊也自製工具幫助學生觀察、整合個人知識,從而激發創意和判斷能力,而不是單單依靠直覺或喜好來思考對用家最好的方法。
理大團隊知道香港學生普遍較為內向,便設計了讓學生可以描繪用家模樣的膠板,並指引他們索取有關的用家資料,鼓勵他們踏出第一步去理解別人的生活;另外,也製作了「互動」工具,可以讓同學以格仔圖形式描寫自己觀察到的事物。形式有趣之餘,也易於讓同學匯報。曾兆賢說,「即使同學畫出來的東西難以辨認,但可藉此鼓勵性格內向的同學踏出第一步,長遠培養出自主學習的精神。」
學生需要在特定的科目中尋找社區關切的項目,並由理大設計學院的學生和職業設計師或社會創新者的帶領下,啟迪他們尋找解決方法。曾兆賢強調,學生需要利用自己的想像能力來做習作,大學生和設計師只會促進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自主學習能力,而不會代替學生思考。
理大為了這個項目,更特意聯同校內一群設計學院的學生,重新設計一間工作室給一眾中學生,讓他們可以在這裏發揮想像力,把構思變成一個個美妙的成品,名為「實現場」。不少中學生因而對這個計劃十分着迷,課後便來到「實現場」工作,直至傍晚仍捨不得離開。曾兆賢透露,他們平均只花了16-30小時便能從學習到研發出成品,十分了不起。
藝術裝置幫助了解貧富差距
台山商會中學一班中四的通識科同學製作了名為「負薪之憂」的藝術裝置,以布條形成一個半圓形帳幕,布條上印上有關失業老人的新聞字眼,令玩家可以「感受失業老人那種壓迫和迷惘感覺的生活壓力,」
另一班學生則改裝了翹翹板為「不平板」,以一高一低的情況來模擬貧富懸殊的關係。他們利用槓桿原理,當玩家處於下方時,便可拉出對面的紙板,上面貼滿了咒罵殘疾人士的訊息,希望令同學對殘疾人士產生同理心,而另一邊同學則可以坐下,舉高另一邊的同學,令他們可以看到鼓勵的訊息,從而鼓勵他們多一點關心和讚賞身邊的弱勢人士。
曾兆賢表示,希望這個計劃可以幫助他們將抽象議題帶到日常生活中,在冷冰冰的數據外進一步覺察弱勢人口的辛苦,真正達到「將心比心」。
參與計劃的台山商會中學同學指出,希望這個藝術裝置可以將這些知識帶給身邊的同學,並且感染他們多一點關心弱勢人士的新聞。該校通識科趙家豪及陳艷華老師指出,今年5月他們在學校禮堂舉行了成品展覽,效果良好,這些成品對學生的正面影響也反映在他們的通識習作上。
善用俚語教材 助同學學習英文
另外,聖公會聖匠中學的一班中四英文科同學設計了一套遊戲卡幫助師弟妹增進英語能力。
遊戲卡上印有用簡單的詞語組成的英文俚語和奇怪有趣的中文翻譯,同學希望可以吸引初中學生掀開卡的另一面,尋找正確的中文解釋,從而以道地的英文溝通模式幫助學生學習,而不是沉悶地依着課本學習。例如,他們把mouth-watering一詞譯為「口水緊」,然後再在卡的背面解釋是用於形容一些美味的食物,而以圖像輔助也可以幫助同學聯想和記憶。
為了吸引同學參與,理大更派出設計學院學生幫忙利用設計軟件,在遊戲卡上印有精美繪製的電影場面和經典對白,令整套教材不比專業公司設計成品遜色。
該校英文科陳浩維老師指出,「是次機會令學生有機會真實代入同學角色思考。」他更透露,成果展覽當天有另一所學校的英文科老師來觀摩,並表示很有興趣引用這套教材來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這樣一個社會創新項目就可連繫起整區學校的教學協作」。
這些成果不單象徵着學生的努力,更可讓整個社會的創新氣氛愈趨活躍,曾兆賢指出:「創作氣氛是會感染給他人的。」他說,這個計劃亦邀請了外界機構來增進學生的相關知識,例如,邀請樂施會來為台山中學講解貧窮議題、教育局也派來以英語為母語的英語教師(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s, NET Teachers)來教導聖匠中學的同學,英語世界中有什麼常見的俚語。
這些跨界別溝通,正切合項目宗旨:「增加人情味,提升同學的同理心和削弱社會議題的刻板形象」。
這個「啟迪創新習作項目」已於本年結束,但仍有興趣參與的學校不用擔心,項目經理陳潔苓女士指出,他們已申請新一輪資助,未來將繼續舉辦教師培訓班、學生項目工作坊。
另外,他們也打算提供專業顧問服務及開放教材予其他學校,以便他們在校內自行開設「設計思維」課程,將大學的教學理念,延伸至中小學,為21世紀培養創新人才。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