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經濟學人》在《2013的世界》(The World in 2013)特刊中,曾刊出「出生國的幸運排名」,台灣排名第14。全球巨富巴菲特(1930在美國出生)常說:「我一生的幸運來自我生在一個美好的國家。」2013年出生的台灣嬰兒,是生逢其時,也生逢其地。
生逢其時 生逢其地
但是《經濟學人》於2021年5月1日的封面標題,立刻引起全球關注,它居然認為台灣是當今「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
先讓我們重溫「出生國幸運」的研究。作者Laza Kekic,是預測世界各國社經變化的專家。綜合了生活品質指標、主觀的生活滿意度調查,排序出當前80個國家,比較哪一個國家的嬰兒在出生時,會有「最好的機會,度過健康、安全、繁榮的一生?」
傳統上五強──美、德、法、英、日分別排在16名與27名之間;「金磚四國」之巴西(37名)、大陸(49名)、印度(66名)、俄羅斯(72名),則幾乎全都在中段班之後。台灣堂堂正正的排在14名。
8年前,我們看到國際上這種振奮的預測,台灣人應有自信。可惜「少子化」的出現,變成了一個莫大的諷刺。
嬰兒出生是生命的開始。以一個人的預估壽命80餘歲來計算,社會將如何使他們以後的歲月安身立命?
「安身立命」就是「永續發展」。當台灣要往前看時,我們不僅希望世界親近台灣,也要台灣融入世界。因此在全球化浪潮下,大家要有更開放的心態:
- 視野不再盯住本土;
- 格局不再鎖住家園;及
- 心思不再限於當前。
台灣怎麼可能在短短的8年間,出現這樣難以置信的轉安為危的局面?
台灣的「艱難抉擇」
近年來不斷反省,如果美國沒有特朗普4年執政赤裸裸的霸權,40年來自己對美國政府及社會的正面評價,不會有如此負面的大轉變。
4年來台中美的三地關係最大的質變,當然就是台美關係的熱絡、中美關係及兩岸關係的惡化。美國特朗普為了爭取選票,扮演了一個抗中反中的主角,台灣變成了馬前卒。特朗普為了霸佔「美國第一」,他以各種策略來對付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大陸。先從貿易戰開始,然後運用各種策略擴及到全面。
如果美國政客能夠壓抑些霸權心態,不從中攪局,不撐住搖搖欲墜的「美國第一」,尤其美國軍火商不用盡心思製造兩岸緊張獲取軍火暴利;如果台灣的某些政治人物不配合演出;如果兩岸領導人一起看得遠、看得透,美國怎麼可能在太平洋這邊的台灣海峽,陷台灣於「紅線」邊緣?
正在此刻,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剛在美出版一本深入討論台灣的英文著作Difficult Choices(《艱難的抉擇──台灣對安全與美好生活的追求》,6月底由天下文化出版中譯本)。首先整合出「九二共識」一詞的蘇起教授於中文版的序言中深刻地指出:
「作者卜睿哲認為美中關係急遽惡化,很可能誤傷台灣;這種危險在特朗普時期特別明顯……台灣自己不該否定謹慎的重要性,或以為美中拉扯是對自己有利。台灣在做艱難抉擇時,要正確理解美國的利益及意圖。」
台灣「安身立命」之道
在廣闊多元的世界舞台上,讓我提出幾項策略性思考,盼望國民黨與民進黨兩大黨,在已經輪流執政,體嚐過權力的誘惑與限制後,能心平氣和地走向和解,追求台灣人民的「安身立命」。
一、台灣的繁榮與自立,對外是走向開放、和平、資源整合;對內是取得兩岸關係、所得分配、環保政策等問題共識、並謀求市場機制(效率)與政府參與(公平)的平衡。
二、台灣的活路,是與大陸、美國、日本等增加交流;台灣的出路,是與世界接軌。開放是生路,鎖國是死巷;鎖住一個大國倚靠,也會變成窮途末路。
三、兩岸關係穩定,就能減少軍火購買,才能增加薪資、教育、健康、環保、公共建設等經費。
四、走向國力衰落的捷徑是:放棄身邊地理上的大市場,堅持政治視野上的小正確;為了權力與選票,不加節制地保護、補貼、干預及任用小圈子裏的人。
五、面對競爭力持續消退的美國,它的霸權心態還在擴散,宜慎之防之;大陸的實力在持續擴大,必須要設法獲得水漲船高的雙贏效益。
六、重振經濟活力的關鍵需要競爭力的增加,附加值的提升,教育部門及各種產業的鬆綁,以及保護主義的減退。
七、台灣也可以走向更民主開放全球化的社會,如果司法能夠獨立,政治干預、關說、黑道、賄賂、小圈子文化……減少;如果媒體不偏激,假新聞減少;如果仇中抗中氣氛減緩;如果走向兩岸一家親,兩岸一起興。
台灣人民最盼望的就是兩岸能在和平交流的形勢下,發展出「健康、安全、繁榮」的前景,那真是台灣一代又一代子孫的幸福。
原刊於《遠見雜誌》,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