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章的記者朋友到校來訪,問筆者一個小小的問題,那就是學校對外活動參賽,領取的獎盃應如何處理,愈積愈多怎麼辦?
教育無小事,這是個有趣的、眾多學校都要面對的問題,校齡愈久遠的,愈要面對,畢竟,香港眾多學校的其中一個共同特徵,就是校園面積狹小,無法改變,但很多學校都會永續發展,學生參與校外大小的比賽活動,亦不會停止,年年滾動,總有機會獲取大小的戰利品,獎品獎盃長年計,如何為累積的獎品獎盃安身立命,實在要動腦筋、考工夫。
個人向來訪記者表達如下幾點看法。其一,學校獲取的大小獎盃,背後代表學生、教師、學校乃至家長的共同努力,是集體的難忘回憶。除非該獎盃遇嚴重的風化腐蝕,或蟲蛀破壞,細菌叢生,影響校園安全及衞生,否則,獎品獎盃不能被丟棄。若然真的無法修理復原,必須要立此存照,以示對該要被丟棄的「破爛」獎盃的一份尊重,事實上,該「破爛」的獎盃,是學校價值連成,非到最後必須要被犧牲的關頭,絕不言犧牲,這是處理學校獎盃的大前提。
一般而言,大部分學校都會以定做的獎品櫃處理安放獎盃,並會將之安放在特定的位置,校齡愈長,獎品櫃就會愈多。但校園面積終究有限,如何以有限面對無限,這是管理上的難題,因此,及早規劃開放校園的各個領域,以為獎盃容身之所,是不能迴避,如各個特別室、各層走廊盡頭安全之地,圖書館乃至學生會駐紮之地等,都可放置獎盃,榮譽感、歸屬感可以在校園四處散播,亦一美事。
校齡長短,空間大小,放在學校獎盃如何處置一事上,是矛盾,但又必須要統一,及早規劃準備是不二法門,或許,為此而組成小組有其必要,當中成員可包括課外活動主任、體育科主任、教師、學生、家長乃至校友代表,彼此可以兩、三年一聚,共商「盃事」,通過點算、商討,營建共識,讓年年積存的獎盃,何者要復修,何者不得不丟棄,都能有大家接受的說法與做法!
原刊於《星島日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Pixabay)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