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大的課室──專訪倫敦大學校長Adrian Smith

大學的哲學和理念是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接受優質學習

在全球化的年代,學習變得愈來愈容易,彈指之間,資訊、知識均隨手可得。唐朝玄奘法師遠赴天竺,為求真理要走上十萬八千里路的故事,今天不復見。現在安坐家中便可隨時上課,不必困囿有課室之中。隨科技發展,過往夢寐以求的學府隨時就在眼中,倫敦大學早前正式發布其與倫敦瑪麗皇后學院共同合作的全新環球工商管理碩士(Global MBA)(註),令學習變得更多元化。本社最近專訪倫敦大學校長史密斯爵士暨教授(Professor Sir Adrian Smith FRS,Vice-Chancellor,University of London),請教他對遙距課程的看法。

史密斯表示每年約有13000至15000名學生親身來到倫敦讀書,但有更多人礙於種種不同原因而無法前來,例如不願意短暫放棄一兩年正常的家庭及工作,或不想學成歸來後又要重新適應工作節奏,又或者覺得倫敦的生活指數太高等等,但這批人卻又有一股求學之心,而透過遙距課程學習,正正可以滿足到他們對學問的追求。「倫敦大學所推動的這項新碩士課程令人興奮,不但與當前局勢相關,並且滿足了各界專業人士與資方的需求。」他補充說:「這項課程也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我們和享譽國際的專業機構合作,確保學生在個人與專業生涯的持續發展,為學生帶來廣大的效益。」

歷史源遠流長

倫敦大學開辦遙距課程歷史源遠流長,早於1858年便開始,至今超過150年歷史。「當時是用輪船、馬車傳送功課、考卷,今天則是互聯網。但在學術方面沒有改變,變的只是知識傳遞的方式。」史密斯稱倫敦大學是世界上開辦遙距課程的專家,而與倫大合作的教學中心亦遍布全世界,亞洲的合作對象有新加坡、香港等,在兩地就讀的人數也不少,史密斯形容這兩地是長期合作伙伴。

哪一類的學生會對這課程感興趣?史密斯指出:「商業環境變化太快,資訊流通,亦產生不少新知識如大數據,法制、金融、經濟等知識更迭速度甚快,學生出來工作後,會發覺世界變化迅速,要時常更新自己的知識。」教授一再強調世界變化很快,在商界的專業人才必定要不斷進修,增長知識,方可應付世界潮流的轉變。「而不同課程當中,法律預計是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基於工作出路、仕途等原因。而金融,I.T.等方面的專才也是現今社會需要的。」

史密斯稱倫敦大學是「世界上最大的課室」,能容納最多的學生,再加上近年智能手機一類科技產品發展迅速,校方加強在科技方面發展,遠程學習更是順理成章。只不過,面對面的學習,以及遙距學習必有不同,為把兩者的體驗拉近,倫敦大學與不同城市的當地校園機構均有合作,方便學生親身上導修課,既有遙距學習,亦有親身學習,聊天室(chatroom)技術,所以遙距課聽驟耳聽下似乎很難,但隨住科技進步,智能手機發展之快,這些困難均被一一克服。

倫大校友對GMBA課程的誕生亦表示支持,史密斯指,「大學的哲學和理念是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接受優質學習,而倫大校友網絡強勁,法律、商界均有人脈,亦可以為畢業生介紹相關工作,英語又是世界流通的語言,這個課程亦會為不同知名機構所認可,而校友對這個課程的反應亦相當熱烈,認為是fantastic,鼓勵僱員去完成這個課程。」

倫敦大學校長史密斯爵士暨教授(灼見名家)
倫敦大學校長史密斯爵士暨教授(灼見名家)

脫歐後學費

被問到脫歐後學費增加,會否減少國際生比例,史密斯回應時指:「實際上國際學生是好東西,所以我們試圖做的任務是確保學費不會有大幅度的調升。脫歐必然會對大學造成影響,我的責任是盡量將破壞減至最低,至少未來兩年的學費不變。」對脫歐問題,史密斯授繼續侃侃而談。「現時移民(immigration)數字是包括學生,我認為是愚蠢的。希望可以把兩者分開計算。我認為政府可以控制農夫人數,但控制學生就是愚蠢的。會令人誤會英國不想外人來,而這不是真的。難以想像一個大學體系不想要不同方面的專才。」

史密斯承認未來依然有一段長時間會受種種不穩定因素左右,而他坦言最挫敗的是,直至政府真的有政策文件發下來之前,大家都處於一個不確定狀態。但凡事有好壞,限制國際生人數,會否為遠程課程提供一個契機?他微微一笑:「或許對我們有利(maybe good for us)。」

註:全新環球工商管理碩士(Global MBA)由倫敦大學頒發學位,瑪麗皇后學院提供課程開發與學術指導,Global MBA 運用彈性的學習模式,提供多種課程取向選擇(綜合、法律、金融、企業與創新、會計以及領導),將為專業人士、各界領袖帶來世界級的學習經驗。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