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董建華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早前發表首份土地及房屋政策研究報告,提議日後將所有新建成的公營房屋均可租可買,並提倡「補貼置業計劃」,幫助市民達成置業目的。
筆者一向支持「租置計劃」,因為能夠將公屋賣斷給有心置業的市民,不但可以令貧富懸殊拉近,而且更可以為退休人士以逆按揭計劃(60歲或以上長者業主可將自住物業按給銀行),每月獲得銀行給予一筆收入,令市民多增一層退休保障。
報告也提出五個增加土地方法,對大部份市民來說,這些方法已是耳熟能詳,沒有太大新意。不過,筆者對報告提出,未來29年香港需要新增土地高達9,350公頃,感到非常吃驚。假若這個估算是準確,以現時特區政府的「創地」能力,這個新增土地目標是很難達到的。
運輸及房屋局於上月底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披露未來五年的總公營房屋建屋量只會有97,100單位,遠遠低於預期目標的145,000單位,反映即使有地,也可能遇到不確定因素窒礙公營房屋的落成速度,更遑論現時土地儲備明顯不足。如果政府不能夠持續供應足夠土地作社會發展之用,筆者相信香港的未來將會是荊棘滿途。
不影響現有土地用途
特首與負責土地發展的高官不斷聲稱會採用各種方法,包括更改土地用途、收地、重建、維港以外填海、發展岩洞及重用前石礦場,來增加土地儲備。無奈,始終由於種種的技術問題和社會阻力,至今仍未能解決缺乏土地儲備的難題。但筆者認為在以上幾種增加土地的方法,維港以外填海仍然是最有效和最少爭議性,原因有三個:
第一、填海不會影響現有土地用途,同時可平整大面積的土地作全面規劃,因此,填海所得的土地較為適合用作土地儲備,以適時回應香港社會和經濟各方面的發展需要。
第二、相對其他土地供應,填海土地在規劃上更具彈性的綜合發展,尤其是發展「智慧城市」(Smart City)。根據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的定義,智慧城市廣泛利用感應器、物聯網、雲端運算、流動科技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等新技術開發智能系統,用於城市規劃建設及管理,藉此改善資源分配,促進可持續發展及提高城市運作的管理效率,從而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使市民受惠。
國際間一般量度智慧城市的「智慧城市輪盤」包括六大方向:智慧經濟、智慧環境、智慧流動、智慧市民、智慧生活和智慧政府,顯示智慧城市的巨大可塑性。無論從官方定義或智慧城市輪盤的概念來看,21世紀的城市發展正好是朝着「智慧型」目標邁進,香港亦不會例外。
第三、智慧城市有助推動不同產業的發展,例如能源、環保、網上金融、創新和資訊科技,對增強香港的長遠競爭力有重大幫助。
利用先進技術減少對環境影響
筆者必須强調,無論在陸上還是海上造地,對環境都會有潛在影響,亦會有持份者提出反對意見,所以在海上造地方面,選擇填海位置必須進行仔細研究,在填海時先考慮海洋生態及對環境的影響。另外,政府應該研究建造生態海岸線,並尋找機會以這種設計復修現有人工海堤,以增加生物多樣性及提供近水的自然環境予市民享用。施工期間,政府也應採用最先進的環保填海技術,盡量減少對海洋環境的影響。
由於填海工程從構思至工程完成需時,因此,筆者希望政府盡早進行研究工作,確定工程的可行性。若能展開大型填海工程,創造足夠土地發展現代化的「智慧城市」,同時推動與智慧城市有關的產業,這絕對是一個一石二鳥的好方法。
原刊於《蘋果日報》,獲作者授權轉載。
(封面圖片:亞新社)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