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招提振實體經濟

提振實體經濟成為今年「兩會」之強音。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七次提及實體經濟。此舉實屬罕見,釋放的信號十分強烈,表達了中央提振實體經濟的決心。 近年來,中國實體經濟遭遇重重困難,面臨創新能力不足、投資回報率低迷、綜合成本持續上升以及部分金融資本空轉等挑戰。前不久,圍繞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關系,數位知名企業家曾發生爭論。其實,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是對立、統一的關系。虛擬經濟產生於實體經濟,必須植根並服務於實體經濟,不然,只能是曇花一現、滋生泡沫。全球金融危機殷鑒不遠,教訓深刻。 自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提實體經濟以來,對其重視程度逐年遞增。正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所言,「實體經濟從來都是我國發展的根基。」此番政府工作報告主要從金融支持和實體經濟自身創新轉型兩大方面著墨,可謂對症下藥,亟待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認真落實。 當前,金融「脫實向虛」問題備受關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合理引導市場利率水平,疏通傳導機制,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對此,央行負責人也有詳盡表述,相信未來實體經濟會得到更大的金融支持。政府工作報告還要求,「促進金融機構突出主業、下沉重心,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防止脫實向虛。」把脈可謂精准。 「脫實向虛」並不是個新問題,只是近年來愈演愈烈。天量資金流向股市、債市、期貨等金融市場,通過短期炒作獲取暴利或進入「影子銀行」,流入實體經濟的資金大為減少。2012年以來,監管部門放松了對保險資管、券商資管、基金及其子公司專戶的監管,一大後果是,以險資為代表的金融資本頻頻「舉牌」,成為實體企業「門口的野蠻人」。此類「資本運作」引發企業管理者和投資者的恐慌,非但沒有支持企業發展,反而動搖了企業的穩定經營。近來,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掌門人紛紛強硬表態,稱部分險資為「土豪」「妖精」「害人精」,「絕不能把保險辦成富豪俱樂部,更不容許保險被金融大鱷所借道和藏身」,並相應采取了一些監管措施。我們深盼這種政策導向能上升為制度化安排。 當然,「打鐵還須自身硬」,如果實體經濟羸弱不堪,卻硬性要求金融系統去支持,只會產生更多不良資產。只有提高實體經濟的效率和競爭力,使資金自然流入實體經濟,才是對「脫實向虛」現像釜底抽薪之策。 實體經濟正面臨盈利能力減弱、投資急劇下降、人才流失嚴重的問題。2016年中國企業500強中,制造業企業有261家,但淨利潤只占17.1%,而33家大型金融機構淨利潤就占56.8%;2016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9%,而工業投資增幅只有3.6%。更令人不安的是,2016年民間投資增幅急速下滑,從2015年的兩位數,下降到只有3.2%。鑒於民間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六成以上,而在制造業投資中,約九成是民間投資,倘若民間資本沒有意願和能力投資,提振實體經濟就只能是一句空話。因此,穩定民間投資的信心尤為重要。   必須下好「改革棋」 提振實體經濟,必須下好「改革棋」。政府轉型至關重要,要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著力推進簡政放權,防止過度和不正當干預市場,著力改善營商環境。當前,應格外重視為企業減負,積極減稅降費,並有效降低融資、非稅負擔等綜合成本。此外,要盡快落實去年公布的《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依法保護產權,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為民營企業家形成穩定預期,增強其投資信心。與此相關聯,要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啟動新一輪國企改革,擴大壟斷行業開放,拓展民間投資空間;盡快修訂公司法、商業銀行法、證券法、保險法等法律法規,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金融監管體制,消除監管「真空」。簡言之,提振實體經濟是政策課題,更是體制改革課題。課題不新,卻始終繞不開。 就實體經濟自身而言,當務之急是加快轉型升級。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這就需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優化實體經濟結構,不斷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企業要主動轉型,以多種方式實施技術改造,積極擁抱數字經濟、「互聯網+」;更要發揮企業家精神,以創新創業精神走出困境。 目前,中國經濟有所企穩,但制造業投資回暖跡像尚不明顯。實體經濟面臨的問題是長期形成的,解決起來也非一朝一夕可成。「兩會」傳遞出早春的訊息,給人遐想與希望。同所有改革發展任務一樣,在令人鼓舞的政策宣示後, 振興實體經濟終究離不開一個「實」 字。   原刊於2017年3月13日出版的《財新周刊》第10期社評,本社獲授權發表。

提振實體經濟成為今年「兩會」之強音。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七次提及實體經濟。此舉實屬罕見,釋放的信號十分強烈,表達了中央提振實體經濟的決心。

近年來,中國實體經濟遭遇重重困難,面臨創新能力不足、投資回報率低迷、綜合成本持續上升以及部分金融資本空轉等挑戰。前不久,圍繞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關系,數位知名企業家曾發生爭論。其實,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是對立、統一的關系。虛擬經濟產生於實體經濟,必須植根並服務於實體經濟,不然,只能是曇花一現、滋生泡沫。全球金融危機殷鑒不遠,教訓深刻。

自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提實體經濟以來,對其重視程度逐年遞增。正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所言,「實體經濟從來都是我國發展的根基。」此番政府工作報告主要從金融支持和實體經濟自身創新轉型兩大方面著墨,可謂對症下藥,亟待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認真落實。

當前,金融「脫實向虛」問題備受關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合理引導市場利率水平,疏通傳導機制,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對此,央行負責人也有詳盡表述,相信未來實體經濟會得到更大的金融支持。政府工作報告還要求,「促進金融機構突出主業、下沉重心,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防止脫實向虛。」把脈可謂精准。

「脫實向虛」並不是個新問題,只是近年來愈演愈烈。天量資金流向股市、債市、期貨等金融市場,通過短期炒作獲取暴利或進入「影子銀行」,流入實體經濟的資金大為減少。2012年以來,監管部門放松了對保險資管、券商資管、基金及其子公司專戶的監管,一大後果是,以險資為代表的金融資本頻頻「舉牌」,成為實體企業「門口的野蠻人」。此類「資本運作」引發企業管理者和投資者的恐慌,非但沒有支持企業發展,反而動搖了企業的穩定經營。近來,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掌門人紛紛強硬表態,稱部分險資為「土豪」「妖精」「害人精」,「絕不能把保險辦成富豪俱樂部,更不容許保險被金融大鱷所借道和藏身」,並相應采取了一些監管措施。我們深盼這種政策導向能上升為制度化安排。

當然,「打鐵還須自身硬」,如果實體經濟羸弱不堪,卻硬性要求金融系統去支持,只會產生更多不良資產。只有提高實體經濟的效率和競爭力,使資金自然流入實體經濟,才是對「脫實向虛」現像釜底抽薪之策。

實體經濟正面臨盈利能力減弱、投資急劇下降、人才流失嚴重的問題。2016年中國企業500強中,制造業企業有261家,但淨利潤只占17.1%,而33家大型金融機構淨利潤就占56.8%;2016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9%,而工業投資增幅只有3.6%。更令人不安的是,2016年民間投資增幅急速下滑,從2015年的兩位數,下降到只有3.2%。鑒於民間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六成以上,而在制造業投資中,約九成是民間投資,倘若民間資本沒有意願和能力投資,提振實體經濟就只能是一句空話。因此,穩定民間投資的信心尤為重要。

 

必須下好「改革棋」

提振實體經濟,必須下好「改革棋」。政府轉型至關重要,要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著力推進簡政放權,防止過度和不正當干預市場,著力改善營商環境。當前,應格外重視為企業減負,積極減稅降費,並有效降低融資、非稅負擔等綜合成本。此外,要盡快落實去年公布的《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依法保護產權,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為民營企業家形成穩定預期,增強其投資信心。與此相關聯,要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啟動新一輪國企改革,擴大壟斷行業開放,拓展民間投資空間;盡快修訂公司法、商業銀行法、證券法、保險法等法律法規,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金融監管體制,消除監管「真空」。簡言之,提振實體經濟是政策課題,更是體制改革課題。課題不新,卻始終繞不開。

就實體經濟自身而言,當務之急是加快轉型升級。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這就需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優化實體經濟結構,不斷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企業要主動轉型,以多種方式實施技術改造,積極擁抱數字經濟、「互聯網+」;更要發揮企業家精神,以創新創業精神走出困境。

目前,中國經濟有所企穩,但制造業投資回暖跡像尚不明顯。實體經濟面臨的問題是長期形成的,解決起來也非一朝一夕可成。「兩會」傳遞出早春的訊息,給人遐想與希望。同所有改革發展任務一樣,在令人鼓舞的政策宣示後, 振興實體經濟終究離不開一個「實」 字。

 

原刊於2017年3月13日出版的《財新周刊》第10期社評,本社獲授權發表。

胡舒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