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積極擴大人才庫把握創科經濟 哈薩克則亟待成為歐亞學術樞紐

第二屆大灣區國際科創峰會在沙田科學園舉行,在討論政策制定者怎樣加速建立全球教育夥伴關係時,創科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就強調正積極擴大本地人才庫,為合資格海外人才和企業提供快速通道安排落戶香港。

面對美國發起科技戰和國內經濟調整,近年中國積極發展創新科技,大灣區和香港則擔當示範和引導角色,尤其本港擁有5所世界百強大學,研究和創新實力強。

孫東:積極擴大本地人才庫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在第二屆大灣區國際科創峰會上就表示,大學對人才庫和創科生態系統的貢獻舉足輕重。政府近來積極擴大本地人才庫,如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TechTAS)、研究人才庫資助計劃等,為合資格企業提供快速通道安排。另外,又為大學增撥資源進行研發活動,並支持落地,「產學研1+計劃第一輪評審已在上周完成,將進一步審核當中20份計劃書。」

第二屆大灣區國際科創峰會本周三在沙田科學園舉行,雲集多地校長。
第二屆大灣區國際科創峰會本周三在沙田科學園舉行,雲集多地校長。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表示,政府正在專注培養具有未來技能的多學科人才,預期未來3年有三成五大學生會攻讀STEAM相關學科,以及有六成學生攻讀與八大中心策略相關學科,把握數位經濟和國家戰略的機遇,以及在全球帶來影響力。

今年兩會「新質生產力」成為熱門關鍵詞,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方建明指出「經濟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只有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發展,才能為經濟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他認為,香港有能力和責任幫助國家攻破重要領域的卡脖子技術,而目前精準的人才政策有利促進香港同內地科創人才雙向流動,提升人才競爭力。

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方建明表示,香港有能力和責任幫助國家攻破重要領域的卡脖子技術。
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方建明表示,香港有能力和責任幫助國家攻破重要領域的卡脖子技術。

俄烏戰事持續 哈國欲成新學術中心

哈薩克科學和高等教育部長Sayasat Nurbek在峰會上介紹,該國與亞洲和歐洲的距離相近,而且實行多邊主義政策,在一帶一路中可扮演很好的中介角色。該國正在實行「3M」策略,一是要成為中等強國(Middle Power),爭取國際舞台的發言權,二是要成為中間走廊(Middle Corridor),加強鄰近多國的連繫,三是要建立學術中道(Middle Way)。他表示,哈薩克人力資本強盛,皆因人口種族多元化,而且擁有良好的英語能力和學術背景,而且每年平均有40萬名嬰兒出生,對國際教育的需求很大,「每年政府Bolashak獎學金計劃都會保送約15000名最優秀、最聰明的學生到世界上最好的大學」。

由於俄烏戰爭和俄國退出「波隆那進程」高等教育銜接項目,不少學生正在尋找俄烏兩國以外的留學替代方案,哈薩克正力圖打造成為大歐亞地區的新學術交流中心,最近已有17間大學到哈薩克建立分校,如城市大學亦在當地建立城大學院,推出合辦課程和學者交流。他強調「任何來到哈薩克的學校,前10年所有學生的學費和基礎設施費用將由政府資助,有需要時可以延長,並可獲發免稅許可。」

哈薩克斯坦科學和高等教育部長Sayasat Nurbek提到,該國天然資源豐富之餘,還有學術背景充實的人才。
哈薩克斯坦科學和高等教育部長Sayasat Nurbek提到,該國天然資源豐富之餘,還有學術背景充實的人才。

施俊輝:香港對國際人才極具吸引力

施俊輝回應指,港府致力吸引更多國際學生來港升學,以及額外注資各大學為學生提供更多海外交流及學習機會,希望透過各地院校資源共享實現協同效應。他認為,香港對國際人才是極具吸引力的地方,因為一國兩制元素而結合了國際化和中國文化的學習環境,可以幫助國際學生應對快速變化的世界。而且,留學生可以在港工作,畢業後又獲長達兩年的居留權,令「在香港接受教育,不僅可以掌握知識和技能,學生還可以視香港為追求夢想的家。」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表示,擁有一國兩制的優勢令香港對國際人才極具吸引力。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表示,擁有一國兩制的優勢令香港對國際人才極具吸引力。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