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看博物館或文物館,也許會感到索然無味,但我卻回味無窮,因為我嘗試了兩種方法。一是帶着感情,把文物視為多年不見的隔代摯親,發掘它們背後的故事,自會其樂無窮。二是欣賞文物時抱着今天的時代情懷,聯繫到身邊的事物,就可博古通今。
鎮館之寶曾被用作雨傘架
最近,中文大學文物館趁龍年之際,舉辦一個「甲辰說龍」的文物展覽,同場並有「窯火天工」的陶瓷文物精選,令我大開眼界。其中一個清代康熙二十二年(1683)的「青花萬壽尊」,乃鎮館之寶。它的身上有數不盡的「壽」字,但它的珍貴之處,不在於寓意吉祥,而在於它的經歷。當年作為替皇上賀壽的禮品,多不勝數,這類「尊」也有不少,但如果在製作過程中弄錯了一個字,則整個「尊」報廢,所以當年已十分少有。據稱,這種「青花萬壽尊」現時只剩下六個,其中一個就在中大文物館。
更有趣的是,這個「寶」曾被人視為「草」,當作放雨傘之用,後來被專家發現,才惜寶如金。我忽然有感於心,當今世上,有多少人或物被棄如敝屣,流落民間或異鄉?他們什麼時候才重現價值,不再冷臥街心?
文物館的另一件鎮館之寶,是南宋至明初期間製作的一個「仲尼式」古琴。我很頑皮,馬上想到孔子,字仲尼,與英文Johnny諧音,而我就叫Johnny,馬上感到同名三分親。
這個古琴經北京故宮博物院漆器修復師閔俊嶸精心修復,重新煥發生命。我不懂彈古琴,但愛聽用古琴奏出的《廣陵散》、《梅花三弄》、《陽關三疊》等曲。每聽古琴,總令我想起春秋時代的鍾子期和伯牙的民間故事。兩人因《高山流水》而成為知音,鍾子期病故後,伯牙感到失去知音,哀而碎琴,從此不再彈奏。
我年少時已知道這故事,但近年來才有切身感受。我想繼續聽到親切的琴聲,但也許琴聲不再。我填了一些古曲的詞,但同樣是「伯牙不再遇子期」,只能像任劍輝在《再世紅梅記》中唱的:「傷心怒碎伯牙琴」,「琴碎情亡留恨痛」。
當然,中大文物館的古琴保存得很好,是不能碎的寶;加上館內確多奇珍典寶,絕對是鑑古賞今的好地方。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