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運動(又名佔領運動、佔中)後,不少論者及媒體均將本年年底的區議會選舉(區選)與之前的區選加以比較,尤其是03年的區選。究竟今次區選有何看點?與其他屆數不同之處在哪?於區議會選舉前夕,本社記者就着這個議題,訪問了對香港選舉有深入研究的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博士,談談他對今屆區選的看法。
雨傘運動如何影響區選?
李彭廣指,這次區選是雨傘運動後的首次選舉,媒體及政界人士都在觀察雨傘運動將會對政治版圖、選舉、尤其是年底的區選,帶來什麼作用。
「回歸以來,社會普遍對政改或普選的反應不大,但今次有很大不同(因人大八三一的決定),這與中國因素及梁振英當選特首後的政治對立情勢很有關係。」李彭廣指出,雨傘運動於香港政治史上是罕見的;與2003年比較,該年的七一大遊行只針對某些政策,例如23條或政府處理沙士的手法,市民上街,是表達對對自由即將喪失的恐懼、以及對施政的不滿;而雨傘運動則牽涉高度政治性的議題(政改、普選),指向的是整個制度的改革,或政治遊戲規則的改變。因此,政界及傳媒觀察是次運動的影響有否滲入社會各階層,以至反映在選舉上。
除了區選結果,年青人的參政熱潮會否因運動而生,亦受廣泛關注。雨傘運動後,「傘後組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些組織的骨幹成員以青年人為主。今年區選亦有「傘後組織」宣布參選,較為人知的就是青年新政。李彭廣指,其實各界觀察的「年青人參政熱潮」,不只是關注他們會否參選。「現時網上世界,是年青人的世界,他們不但只是關注政治,亦會報道及傳播一些政治事件,對社會或媒體均有一定影響。這次區選,各界看的不只是他們是否參選,更想看年青人的覺醒程度。」雨傘運動後,年青人在思想上有本土主義的走向,不少傘後團體更高舉本土主義的旗幟。「有一些中央官員,如陳佐洱,指他們是仍未『去殖民化』。事實上,這種本土意識及本土運動在雨傘運動之前早已成形,只是雨傘運動後更具規模地呈現出來。」
這意識形態的發展,會如何影響政治生態,甚至影響選票?「據我的初步判斷,本土運動其實正在發展期,現階段雖有一定數量支持,但在選舉上未必會豐收,因為他們未必能把在支持變成根本數量(當選所需的選票),從而拿到議席。故此,雨傘運動對政治生態的影響,未必於區議會選舉甚或立法會選舉上能充分反映。」李續指,他說「未必充分反映」,是因為這些傘後團體於文宣及論壇上的表現必定很『出位』,「他們的理念及論述會出來,但未必有足夠數量支持」,因此是不能充分反映。「始終區選會選舉是資源之戰,不是講政治意識形態的地方,很多時只講地區服務,要細水長流地做,才有口碑。」
區選立選大不同
區議會與立法會選戰的性質不同,前者着重地區服務,後者着重意識形態及政治理念的宣傳。但為何泛民主派的支持者普遍於區選投入不多,以致建制派能囊括大多數議席?「區議會選舉的投票率是30至40%,而立法會選舉的投票率是40至50%,多了或少了的10至20%,對選舉結果,以至政治版圖,就有決定性的影響。今屆區議會選舉,選區共431席,泛民只出選當中200多區,不是所有選區都參選,故此沒有參選的區就展示不了到底有多少支持票,建制派更因而自動當選。」
李彭廣曾做過一些觀察研究,發現泛民在區議會選舉能拿到兩至三成得票,立法會則拿到五至六成得票,出現這個現象只有兩個答案能夠解釋:一,在區議會選舉中沒有投票的,就在立法會選舉中投了票,而且多數投給泛民;二,在區議會選舉中有投票但沒有投給泛民的,基於全港性因素,由地區服務的考慮,變成政治及政策上的考慮,因而在立法會選舉中轉投泛民。否則你是解釋不到這現象的。」
李彭廣直言,泛民主派已難像回歸之前般,能在區議會擁有較多的議席,「泛民的影響力已不如回歸前,即使是03年前,他們也未能取得多數議席。除了個別地區,如深水埗、青衣、東區等,泛民是具影響力的,但03年後,建制派也開始地區工作,落區服務及深耕,影響力和議席就大增。過往油尖旺區也有泛民的人做主席,現在不可能再出現這個情況,甚至連中間派也難當主席。泛民於區選影響力下降,今屆也不會例外。」
兵家必爭之地?區選的意義在於?
「傘後組織」青年新政宣布參選今屆區議會選舉,預料將與民主黨於五區中「相撞」,前者立場較基進,後者則較溫和。然而,兩者票源均來自民主派的政治光譜,票源分薄幾乎是必然的事。泛民主派在區選本已難言穩勝,傘兵依然出選,豈非絕無勝算可言?「有時參選的意義,並不能只看選舉結果。透過報紙、媒體的報導,『傘後組織』可透過選戰贏取曝光率,利用區選的平台,將政見理念,透過選舉散出去。」李形容,政治組織就是要透過「以戰養戰」的手段,積極參選,才能於社會扎根,令主張透過選舉,在社會上不斷維持能見度,哪怕結果是選不嬴。「他們不是為區選而區選,可能有另外的考慮,例如為下一波運動、或是上一級的立法會選舉,去奠下基礎。政治能量不能在某些時間(選舉)缺席,而且必須在這些環節中保持着。」
由立法會議員馮檢基領導的民協,每屆區選、甚至立選,均只會出選特定選區,憑着經營多年的地區服務,成果甚豐。打着本土主義旗號的傘後組織,是否應參考這種「蘇格蘭模式」的選舉策略,只出選一些中港矛盾問題嚴重的地區,令其在選情上更為有利?
「區選着重地區服務,關注的是民生問題,亦須持之以恆。如鉛水事件,明顯是對民主黨是有利的。北區的民生問題嚴重,例如水貨問題,(本土團體)出選北區是有一定作用,但問題是他們有沒有能力深耕幾年。雨傘運動只過一年,是需要時間去做地區工作的。另一方面,雨傘運動也不是全然對民主派有利,因為當中牽涉着社會秩序的問題。關鍵是他們會怎樣在該區轉化爭議,例如中港矛盾,以持久地處理一些地區民生議題。」李指出,選區服務穩定性是高於突發事件的,故議席難因突發事件而有根本改變。
除了「傘兵」外,泛民內部的第二梯隊亦躁動不安。他們年青、有魄力、有理想,但卻因黨中不少老前輩仍身居要職,而苦無晉升之路,甚至往往需要在選舉中將參選機會拱手相讓。然而,區議會畢竟並非一個政策制定的地方,只是一個諮詢架構,影響力有限,希望從政的年青人又是否必須在區議會中打滾?他們堅持參選,意議在哪?「進入區議會是一個政治訓練,很多政治議題往往要親身落場,畢竟議會中的磨練是第一身感受,這些經驗是不能缺少的。在議會中,可以磨練政治判斷,那些位要去,那些位不能去,這些判斷很重要。」
而當中,他們可能有更多人的目標在上一層的立法會,不選區議會的話,又是否會影響他們選立法會?「當你選到區議會,有基礎、有資源、有薪水、能實報實銷,在制度上已有一定支持,否則就只能自己出錢參選立法會。嬴了區選,就有了閱歷、有資源、又有基礎。而且,如果不選,選民不知本土主義是什麼,到了立會選戰,他們對選民的吸引力就會下降。」
建制派的區選形勢又如何?
現時社會對區選形勢的討論多集中在「黃營」,「藍營」方面又如何呢?不少建制派中人,如曾鈺成、葉劉淑儀等,均言形勢難以估計,大多持觀望態度。為何他們的想法會如此保守?他們想的又是什麼呢?「談建制派的話,是要分開來看的。對於民建聯、工聯會等傳統建制派大黨,是不會有太大變化,反而不是做傳統民眾工作,例如新民黨或自由黨等,就會有較大影響。」他解釋指,在一些較基層、或公屋區,「蛇齋餅粽」的地區工作會有效,但建制派到了較為中產的地區,例如將軍澳、沙田、大埔等地,則是另一個故事。「這些地區,需要的不是地區服務,要的是較中產的服務,例如法律諮詢。所以我們要將建制分類,也要看選區性質,各選區不能一概而論。」
預期區選結果
問到他對選舉的預期結果,他雖表示實難估算一個具體數字,但政治版圖預期不會有太大變化:「民主黨、民協等泛民政黨,要連任不難……多少幾席的變化一定有,如果他們是多少十席以上,並非沒可能,但這情況會很特別。如果民主黨全軍覆沒,這當然會是大新聞,但上下十席的得失,只會對某黨形成壓力,對政治版圖分布不是很有影響。」李指,由於區選不是「玩」意識形態,而是「玩」服務,加上傘兵分了泛民主派的票,一方面,他們不會拿到建制陣營的票,另一方面,他們服務日子較短,資源上又難與建制比較,故幾可肯定,區選結果即使有變動,也難有令人「跌眼鏡」的結果。
下一部分,李彭廣將拆解香港的管治問題。
人物檔案
李彭廣,英國倫敦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政治學哲學博士,任教於香港嶺南大學政治學系,並創立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從事民意調查和香港管治問題的研究。主要研究範疇包括:投票行為與選舉政治、議會和政黨政治、政治轉型與公共管治、政治和選舉制度設計、政策制訂和公共選擇。
封面圖片:灼見名家傳媒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