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衛健委)報告,中國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率增加。鑑於全國多地冬季呼吸道疾病流行期疊加,城鄉居民尤其是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明顯增多,衛健委發出通知,要求做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兒科診療服務及「一老一小」重點族群健康管理服務。
這次呼吸道疾病流行的病原體,除了流感病毒、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體等等之外,還包括令人聞之色變的新冠病毒。曾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積極投入抗疫的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劉銅華教授,11月26日出席在香港大學醫學院舉行的中醫藥研討會期間,接受本社記者專訪。
防治瘟疫 歷代醫家百家爭鳴
劉銅華教授指出,中醫防治時行疫病或瘟疫,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歷代醫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已基本形成了一套有效而獨特的疫病防治理論和方法。
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有云:「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孟子‧離婁章句下》亦云:「西子蒙不潔,人皆掩鼻而過。」(「即使像西施般美麗,一旦沾上污穢惡臭,別人也會捂着鼻子走過。」)說明早期人們對疫病和衛生的認識。
他指出,中醫對疫病的認識有一個發展過程,例如東漢張仲景把疾病統稱為「傷寒」,他的《傷寒雜病論》,今天仍然是中醫學的重要著作。晉人葛洪的《肘後備急方》則稱疫病為「溫毒」。
到了明末的吳又可,他在前人認識的基礎上,將「外邪致病」稱為「溫疫」。他的著作《溫疫論·原病》中云:「凡人口鼻之氣,通乎天氣,本氣充滿,邪不易入,本氣適逢虧欠,呼吸之間,外邪因而乘之。」建議用「三消飲」(由檳榔、草果、厚朴、白芍、甘草、知母、黃芩、大黃、葛根、羌活、柴胡組成)、「達原飲」(由檳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藥、黃芩、甘草組成)等方劑對治。
有清一代,對於「溫病」的討論更是多家爭鳴,包括葉天士的《溫熱論》、吳鞠通的《溫病條辨》、楊栗山的《傷寒溫疫條辨》等,不一而足。
總結經驗 推陳出新防大流行
記者問,今天我們面對新冠病毒等厲害的病原體,還可以用「三消飲」、「達原飲」等前人的方劑對治嗎?
劉銅華教授坦言,近年大規模流行的傳染病,需要更具系統性的防治方法。以新冠肺炎為例,它是由病毒引起的發炎,便不能以傳統「辛溫解表」、「辛涼解表」的簡單思路來診治。首先,在公共領域,要切斷傳播途徑,包括防止境外輸入;同時,要保護易感染的人群,包括「一老一小」。在中醫藥防治方面,要抓住「病毒」和「炎症」兩個重點,着重消炎和提高免疫力。為此,他們研發了配方保密的「新冠預防沖劑」,其作用機制可分為三部分:一是提高免疫力,誘導產生干擾素,進而抑制病毒複製,促進免疫抗病的作用;二是抗炎抗氧化,即消除病毒及免疫反應造成的炎症級聯(cascade)反應,減輕炎症損傷;三是抗病毒,即對病毒在增殖分化過程中的吸附、穿入、複製、成熟的某個環節進行阻斷,從而發揮抗病毒作用。
劉教授說,「新冠預防沖劑」作為保密處方,曾獨家在去年舉行的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中作為預防用藥,為4000多名義務工作者和服務人員配發,他們只需每天服2次,每次用量10克,即無一例感染,效用顯著,受到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組委會表彰。
他又說,「新冠預防沖劑」在治療方面也見效果,患者服用後,6至8小時內症狀改善,20小時內症狀基本消失,證明配方顆粒沖劑療效確切。
中醫養生 15字訣5大原則
劉銅華教授還分享了中醫養生長壽的經驗,他總結了現代多位名人壽星如作家巴金、翻譯家楊絳等的養生之道,提出15字長壽秘訣:「管住嘴,邁開腿,知足樂,順天時,長壽延。」同時指出中醫養生基本原則有五:
一、 預防原則:預防為主,扶正避邪;
二、 自然原則:天人相應,和諧統一;
三、 整體原則:綜合調養,形神合一;
四、 辨證原則:三因制宜,辨證調養;(三因:時間、地點、人的體質)
五、 持恆原則:知行並重,持之以恆。
這5個原則,可視為對《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歧伯所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的一種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