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每天都在追杭州亞運的新聞,比其他中國新聞還好看。我沒有特別喜歡哪一類比賽,因為最好看的不在比賽本身,而在於運動員在比賽中的精神表現。尤其是在逆境之下,要精彩比賽,才能賽得精彩;就像人類在逆境之中,要精神地活,才能活出精神。
劣勢下奮鬥的人值得欣賞
也許各位不知道,我也當過體育記者,多次採訪奧運、亞運和世界盃足球賽。很多以前不懂欣賞甚至不懂比賽規則的項目,都慢慢認識了,才發覺每一種運動雖有不同特色,但有三個共同點:講求體能(或技巧)、策略和心理素質。這不單是對個人的要求,也是對教練和團隊的要求。
記得1988年漢城(即今首爾)亞運會的最後一天,中國與韓國的金牌數目同樣是90枚,最後要以4乘100男子接力爭雄。中國隊前往賽場之時,忽然不見領隊袁偉民,才知道袁偉民在「歎咖啡」。原來他明白,領導在場反而會增加運動員的壓力,而他對運動員有信心,於是不去了。結果,中國隊贏了,以一金之差壓倒韓國,顯示中國不再是「東亞病夫」。
所以,我在欣賞體育比賽時,一般不會特別支持哪一隊或哪一人,而更欣賞在劣勢下比賽但仍悉力以赴,努力和智慧打拼的運動員;即使他或她輸了,我仍會給予熱烈的掌聲,以及由衷的鼓勵和祝福。至於那些贏了但囂張逞雄,在比賽中玩弄對手,自我感覺不可一世的人,我一點也不欣賞,因為他們不是運動員,而只是「運動者」。
自感不可一世 只是運動者
變成「運動者」的人,即使有能力成為世界冠軍,卻因「世界冠軍」而違法或犯事,中外古今都有這類事例。所以,我贊同中國批評、揭露和處理有關事件,以正體風。以前「黑哨事件」導致中國足球落後於人,已是國人詬病的原因之一,如今不多聽聞,是清理了嗎?還是「禁了『黑哨』而另現新姿」?不曉得。
把逆境奮鬥的精神放在人生之中,更是對香港人的啟示。經濟復常,恢復國際活力,真正的由治及興,「兩制」的順暢呼吸,誰都知道不容易,關鍵是怎樣體現和實現逆境精神。最重要的是拋開無奈、無助、無力、無望的「四無狀態和心態」,於願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