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在兒童教育中有什麼作用?兒童美術有什麼魅力?

不要再拿「像不像」、合不合乎現實和邏輯為衡量孩子作品的標準,因為隨着年齡增長,孩子的認知水準會不斷提高,到了某一階段,把一個東西畫得像,便是自然而然的事。

不少美術老師都會提到,畢卡索認為每個兒童都是藝術家,所以美術創作要向幼兒的想像學習。確實,在兒童的美術作品中,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常有一些成人意想不到的表現,這些表現,正是兒童美術無可比擬的藝術魅力所在,大致可以在下列幾個層面呈現:

(一)兒童美術是幼兒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

人類把握世界的方式有理性和感性兩種。前者主要靠邏輯思維,後者靠非邏輯思維,即藝術思維。藝術思維決定一個人的心靈品質和創新能力,主要包括想像、幻想、直覺、靈感、猜測等方法,其特點是非邏輯的,無固定秩序的和固定操作步驟的。那麼我們便會知道美術教育要做什麼,即開拓自由的想像、肯定離奇的幻想、訓練敏銳的直覺、表達鮮活的靈感、引導大膽的猜測。

(二)兒童美術與幼兒整體智慧發展一致

兒童美術是心理活動的反映,是心理表象的圖式化。從兒童早期雜亂無章的塗鴉,到後來的象徵性創造,再到直覺的半邏輯思維,最後到視覺的寫實(即成人圖畫),我們都可以從一個孩子的畫中,全面觀察出他/她的性格特點、對環境的認知程度、思維發展水準等。

(三)兒童美術是幼兒進行情感表達與交流的工具

美術哲學家蘇珊朗格認為,藝術是一種情感符號。美術創作中,當兒童準備在畫布上把自己的構思畫出來時,他們通常都是在情感激發的前提下進行的,他們沉醉於自己的活動中,以積極的態度,表達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美術課堂一般非常注重情景創造和調動孩子的激情,這樣孩子不會累,學習也有效果。

另外,自主的畫畫可以幫助兒童緩解自己緊張的情緒和釋放積聚的能量。例如,一個孩子在被爸爸體罰之後,畫了一幅《憤怒的爸爸》,使壓力情緒得到了釋放。

我們不難發現,每個兒童在畫完一幅畫時都流露出一種放鬆、愉悅和戀戀不捨的情緒,課堂便是兒童滿足感和成就感的重要源泉。現代心理治療中的美術治療,就是運用美術來窺探兒童內心的秘密以尋找致病情結,並把美術作為揭開這種情結的鑰匙而加以運用。

(四)兒童美術是幼兒個性的表現

兒童美術是一種自由自主的活動,理想的學習安排是教會兒童基本美術表現方法,讓他們更好的表達自己。我們從線條的特性、色彩的喜好、感興趣的題材、活動的內容、與同伴相處的態度、活動的進行方法、注意力幾種的程度、耐力的長短等方面,均可觀察到孩子的個性表現,這就是教師常常從畫面判斷出作品出自哪位孩子的原因。我們可以通過畫面評估孩子的整體發展,再進行相應的教育引導。

溫馨提示,請家長切記,不要再拿「像不像」、合不合乎現實和邏輯為衡量孩子作品的標準,因為隨着年齡增長,孩子的認知水準會不斷提高,到了某一階段,把一個東西畫得像,便是自然而然的事。

以前曾提及在基礎教育規劃,若能切實重視「美育多向功能」,提升「美育全面效能」,幾乎可以有效達成所有教改智性和情性目標。而各地宣導經濟轉型,美育也可以在藝術創意產業作出貢獻。另外,在目前過分強調理性和功利的社會情境,加強美育「在地化導向」,發揮感性和關愛優勢,也有利社會的和諧、穩定,這更是另類國家發展新指標。

亞太家長美育系列 30

林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