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克獎獲獎者視頻訪談,屠呦呦正襟危坐,嚴肅宣布「我叫屠呦呦。」一句話說完,才像忽然想起什麼似的,嘴角上翹,勉力笑了一下。也許,她還不習慣這個獎項給平靜生活帶來的變化。
呦呦鹿鳴 食野之蒿
頒發於諾貝爾獎之前,拉斯克獎以獲獎者與諾貝爾獎得主的高重合率而聞名,獲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在中國,公眾與科技界對諾獎的渴望是勿需掩飾的事實。順理成章地,在今年諾獎頒布前那個熱騰騰的9月,關於屠呦呦的報道,少不了這幾句點評:「離諾獎最近的中國女人」、「值得獲諾貝爾獎。」
9月25日,她家鄉的一份報紙說:「區文保所致電本報,想以名人故居的形式保護好屠呦呦的故居⋯⋯」
那座居所位於寧波,1930年底,屠呦呦出生在那裏。她是家裏5個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名字典出「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意為鹿鳴之聲。名字是父親起的,當時,並沒人預料到詩句中的那株野草會改變這個女孩的一生。
家鄉人在那份報紙的頭版上回憶,讀書時的屠呦呦「長得還蠻清秀,戴眼鏡,梳麻花辮」;讀中學時,她「成績也在中上游,並不拔尖」,但有個特點,只要她喜歡的事情,就會努力去做。1951年,屠呦呦入北京醫學院藥學系讀書。在那個年代,身為女孩能夠接受大學教育,她說「很幸運」。
中藥抗瘧研發助理
大學畢業,她被分配到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工作,之後55年裏,除參加過為期兩年半的「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她幾乎沒有長時間離開過東直門附近的那座小樓。她最優秀的研究工作完成於1969年至1972年之間,正值「文革」時期。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醫研究院接到了一個「中草藥抗瘧」的研發任務,那是一個不小的軍事計劃的一部分,代號523,志在幫助北越政府「打擊美帝」,方法是尋找有效的抗生藥——在1960年代的東南亞戰場上,瘧原蟲已經對奎寧類藥物產生了抗性。
從中草藥中尋找抗瘧成分並不是新鮮主意。1941年,來自上海的藥理學家張昌紹就曾嘗試利用中藥常山治療南部沿海地區流行的瘧疾,1946年和1948年,他分別在《科學》和《自然》上報道中藥常山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瘧作用。不幸的是,張昌紹於1967年自殺,而另一些原本致力於此的科學工作者正被關牛棚、靠邊站。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