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華女學校的新校園與舊建築

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英華女學校及前倫敦傳道會大樓三者,反映了倫敦傳道會及後來中華基督教會在港島中區傳教和辦學的悠久歷史。

位於羅便臣道與般含道之間的英華女學校,2009年公布重建計劃,2012年9月全體師生暫遷深水埗前德貞女子中學校舍。闊別6年多,師生回來看見新校舍,已由傳統的方形建築變成流線形的新世代設計。教育局又將卑利士道那打素醫院舊址撥給該校興建第二校舍,以適應教育發展。

英華女學校所在地一帶曾被命名為Beauregard(美景的意思),屬於歐洲人士住宅區範圍。1891年倫敦傳道會購入般含道2號作為辦事處和宿舍,1893年在毗鄰興建那打素醫院,1899年在羅便臣道興建兩層高的學校,1900年啟用。倫敦傳道會女傳教士牒喜蓮(Helen Davies)將灣仔校舍遷至此處,時稱「訓練學校」,是一間以中文授課的寄宿小學。

幼稚園至中學一條龍

「訓練學校」於1911年創辦兩年制幼稚園,讓4、5歲的男女小孩入讀。這項教育在當時是一個嶄新觀念,雖然本地人不太理解和重視,但實際上對幼童成長發展有很大幫助。此幼稚園最初使用一間簡陋房屋作為校舍,1926年由一座獨立的單層平房取代。

1912年香港大學啟用,成立英文中學是社會的大勢所趨。此時英國聖公會差會有一間學校停辦,道濟會堂的尹文楷醫生建議英華女學校開辦英文中學部,1914年接收這批學生,但維持一年多便因教師不足及其他原因而停辦。1920年訓練學校改名「英華女學校」,不久復辦英文中學部。曾有一段時間,英華同時有幼稚園、小學和中學,不少學生由幼稚園讀至中學,部分更繼續晉升至香港大學。

由於英華女學校收生愈來愈多,空間漸漸不足,於是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進行分階段重建。1960年代幼稚園和小學相繼停辦,幼稚園校舍因位於籃球場旁邊,被用作放置體育用品。由於面積細小,又不是上課地方,所以沒有引起外界和學生注意。

英華女學校新校園採用流線形設計,頂端有蛋形結構,下方是重建時獲保留的前幼稚園校舍。
英華女學校新校園採用流線形設計,頂端有蛋形結構,下方是重建時獲保留的前幼稚園校舍。

罕見的平房設計

半世紀後,隨着學生人數增加和教育發展,英華女學校再次策劃重建。趁工程未展開前,我在2010年4月向當時的李石玉如校長申請進入校園參觀和記錄。當我經過那座1926年建成的幼稚園校舍時,覺得設計十分獨特,它有不規則的四面坡頂,中央的尖頂加了球形裝飾。屋頂鋪了雙筒雙瓦,屋簷下以金屬托架支撐,室內布滿金屬桁架,呈現殖民地建築特色。我問校長,校舍重建時如何處理這座小屋,她說校方曾討論應否保留,但因屋頂滲水嚴重,修葺費用高昂,故傾向一併拆卸。

及後我查看古蹟辦的1444幢歷史建築名單,發覺它沒有包括在內。2010年5月4日我在報章撰文,呼籲保留這幢相信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幼稚園建築。它不但展示昔日幼稚園的學習環境,還反映英華女學校所走過的悠長歷史。2010年10月,我見古蹟辦的新增評級名單加入了「英華女學校前幼稚園校舍」一項,獲專家小組建議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當時已有校友發起保留,校方最後決定不拆,可以預計這會增加重建工程的難度。

新校舍於2015年3月奠基,原有建築物除了幼稚園校舍都被拆卸,重新規劃。由於校園位處山坡上,有多個高低不同的平面,因此遇到不少技術困難,建造時間比預期長,至2019年終告完成,同年3月師生回來上課。

英華幼稚園被認為是香港幼稚園教育的先鋒,現存校舍是校園內最古老的建築物。
英華幼稚園被認為是香港幼稚園教育的先鋒,現存校舍是校園內最古老的建築物。

重建後新舊共融

最近我獲現任校長關翰章帶領再訪校園,正門使用了舊校舍兩扇木門,兩旁的紅磚也來自舊校的磚牆。往前走至欄杆,可以眺望中環景色,6層高的班房呈弧形線條,各有大窗,坐擁開揚景觀,又有通風和採光效果。那幢前幼稚園校舍位置依舊,旁邊空地保留作為學生集會地方。上方是高聳又龐大的新建築物,頂端可見蛋形結構,象徵孕育新生命,亦比喻成長的搖籃。重建已經完成,古諮會於今年3月確定前幼稚園校舍為三級歷史建築。校方計劃將它活化為校史館,利用舊建築訴說學校和幼稚園的歷史。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於1997年遷入大埔後,「美景」之地的教會建築只剩下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1926年,一級歷史建築)、英華女學校(1900年)及前倫敦傳道會大樓(1920年代初,二級歷史建築),這三者反映了倫敦傳道會及後來中華基督教會在此區傳教和辦學的悠久歷史。

圖右為般含道的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上方可見英華女學校的新校舍。
圖右為般含道的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上方可見英華女學校的新校舍。

英華女學校雖已再次重建,但仍保留早期的幼稚園校舍(1926年,三級歷史建築),讓人不忘學校率先推動幼兒教育的貢獻。位於卑利士道的第二校舍,前身是那打素醫院最後一幢樓房(最初是1906年落成的何妙齡醫院),記載了教會由醫療轉為教育的經歷,現今仍繼續服務社群。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