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應用程式ChatGPT近期風靡全球,其生成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技術引發不同界別的熱論,例如工商業界探索ChatGPT如何能提升生產及工作效能;藝術文化界如何使用ChatGPT,加大創意內容(creative content)產量;法律界研究「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 generated content,AIGC)所產生的知識產權問題;勞工界擔心「機器代人」在經濟正剛剛復甦期間,進一步推高失業率;學界討論學校是否應該禁止學生使用ChatGPT,杜絕他們「請機器人」做功課;政府研究制定人工智能政策,以防不法之徒濫用ChatGPT危害社會治安等。但無論如何,各界都對ChatGPT的技術和應用前景寄予厚望。
科研由科學或應用主導惹反思
ChatGPT被廣泛地接受,亦挑起科技界對科研策略定位的反思,究竟科研應該是由科學還是由應用主導呢?從物質回報角度看,政府(公)、業界(私)投放資源在基礎研究(basic research)和應用研發(applied R&D)上的比例,應該誰輕誰重呢?事實上,這議題在社會中是老生常談,但一直以來仍是沒有明確的答案。
過去數十年,不少機構特別是企業都認為,科研應該以應用拉動,因此其投資均着重應用研發而較輕視基礎研究。許多企業在開設研究部門初期,都計劃致力基礎研究,但研究部門是「成本中心」(cost centre),而且是無底深潭,不斷地「燒錢」,因此當經濟條件不佳時,企業必須節省成本,而首當其衝的很自然是研究部門。在商言商,企業如此決定亦無可厚非,但長遠而言,企業(國家)缺乏創新,無能力在科技市場(國際)上「領跑」,只能充當市場(國際)的「二奶仔」,未來難免會受制於對手的「卡脖子」技術。
ChatGPT的成功經歷,正正反映出創新主導科研的效益。「特斯拉電車之父」馬斯克(Elon Musk)與其他投資者,包括現任OpenAI行政總裁Sam Altman,成立OpenAI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目的是促進和發展友好的人工智能技術,使人類整體受益;實驗室主要以非營利模式操作,而當中的研究以科學性基礎人工智能問題為主導。
基礎研究有突破 投資慕名而至
OpenAI是「生成式預訓練轉換器」(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s,GPT)模型的原創者,並於去年11月推出ChatGPT;自面世以來,ChatGPT被全球各大企業追捧,以微軟為例,它於今年初再投放數十億元美金,資助OpenAI對ChatGPT技術進一步研發,並宣布把該技術應用於其Bing搜尋引擎。由此可見,有麝自然香,只要基礎研究做得出色、有突破,投資者和大企業便自然會慕名而至,爭相投資及參與應用研發。
基礎研究成本高、風險大,令工商業界對科技創新發展卻步,要紓緩這個問題,企業可以「假手於人」。大學是基礎研究的基地、創新科技的搖籃,企業可以投資或購買大學的科研成果,再把它們加工轉化為產品。
設「科技轉移顧問」 促學企協作
不過,大學與企業對科研的價值觀,往往是南轅北轍,前者着重創新發明,而後者則着重市場牟利;再者,對許多大學教授而言,科研的誘因是多發表具影響力的論文,而營商者則追求利潤,因此學、企兩者在創科合作的洽談上,往往是「雞同鴨講」,難以互相協調,達成共識。實際上,學企協作失調一直以來都是創科產業發展的絆腳石,政府會主動出手,務求縮減兩者在科研價值觀上的鴻溝,但這任務絕非輕易。
當局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推出「產學研1+」計劃,為大學和企業築起橋樑,企圖拉近兩者之間的協作關係,此舉措無疑是明智的安排;然而橋樑是死的,若然位於兩端橋頭的持份者(即大學和企業)處於被動狀態,依然各自為政、無意過橋的話,那麼橋樑便形同虛設。因此,筆者建議特區政府不妨考慮開設「科技轉移顧問」團隊,聘請多名專業顧問,充當大學與企業的「紅娘」,提供適當的誘導、協調等服務,加快「產學研1+」計劃的實踐步伐。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