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鄧小平訪美,將中美關係引入正確方向,為中國改革開放創造了數十年和平穩定的國際大環境。今天的中美關係需要新突破。我們期待第三次「習奧會」給全球一個驚喜:BIT(中美雙邊投資協定)向前邁進一大步。
從加州「莊園會晤」到北京「瀛台夜話」,全球最重要雙邊關係的兩位領航者本周將在華盛頓第三次聚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2日至25日在美國進行國事訪問。而在稍早舉行的中央深改小組會議上,習近平特別強調,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中國改革發展的成功實踐。此次會議還通過數項與對外開放直接相關的文件。在習近平訪美前夕,中方一系列表述和舉措,有助於為訪問營造友善氣氛,更顯示了以開放「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的決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強化經貿關係 穩定全球經濟
本次「習奧會」堪稱「關鍵時期的關鍵訪問」(國務委員楊潔篪語),然而,其時機也相當微妙。近年來,中美在網絡安全、南海問題等議題上分歧迭現,此訪又恰逢中國改革面臨攻堅挑戰,美國進入競選週期。如何為中美關係再定調,管控分歧,增信釋疑,是雙方待解的大課題。
近期經濟形勢變化,使得中美關係更加錯綜複雜。中國需求減弱影響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中國股市振盪與華爾街共振,人民幣匯改與國際化令各方關注,美聯儲利率決定令全球市場屏息凝神。穩定全球經濟與增長是中美共同的責任。經貿關係素來被稱為「中美關係壓艙石」,很顯然,在雙方戰略層面的分歧暫時難以消除的情形下,強化雙方經貿關係,是兩大經濟體攜手合作的現實選擇。BIT 若能藉此次領導人會晤之機取得重大突破,將為這塊「壓艙石」重重地加碼。
回應呼聲 盡快落實
中美 BIT 是兩國當前經貿領域最重大的談判項目,其意義堪比世紀之交中國「入世」。今年6月,第19輪中美 BIT 談判取得進展,首次交換了負面清單出價,正式開啟負面清單談判。談判已歷時七年,雖不及當年「入世」「黑髮人談成白髮人」之艱難,但亦耗時良久,已到該峰迴路轉之時。訪問前一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言人表示,中美兩國交換了調整後的投資協定負面清單出價;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BIT 將成為此訪的重要議題,雙邊工作團隊正在舉行密集磋商,「希望最終拿出一個利益平衡、成果豐碩的清單」。這些進程燃起人們的新希望。近日,美國94位大企業 CEO 集體致信習近平和奧巴馬,呼籲盡快擬達成「有意義且高標準的」雙邊投資協議,希望習近平訪問期間能夠取得「明顯進展」,這反映了美國商界的主流呼聲。
從此次習近平訪美的行程,也可看出經貿是此訪的「重頭戲」。首站選在西雅圖,而在紐約結束。西雅圖及其所在的華盛頓州是美國大公司的聚集地,習近平將在此會見企業界人士並出席高科技論壇,促成中美數十家大公司高管面對面交流,參觀美國高科技企業。
30年前習近平首次訪美時,中國與美國的貿易和投資往來可忽略不計;如今,兩國雙邊年貿易額已突破5900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貿易之一。根據美方數據,中國投資輻射美國45個州,覆蓋80%的美國國會選區,涉及食品生產、房地產、能源等各個領域,直接給美國創造了超過8.5萬個工作崗位。
BIT 將令雙邊投資關係更進一步。「負面清單」模式如果能夠付諸實踐,還將倒逼國內改革,為中國投資者提供新選擇,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的穩定與成熟,加快中國企業「走出去」進程。
久拖不缺 成本高昂
應該承認,在大洋兩岸,都存在抵制 BIT 的聲浪。美國有些政商人士認為,BIT 將增強中國企業「不公平競爭」的優勢,損害美國就業和長遠經濟利益。有些中方人士則堅稱,BIT 是「陰謀」,美方試圖以經濟自由化手段,將中國更深地拖入以西方規則為基礎的全球化浪潮。 「國家安全」則成為太平洋兩岸抵制 BIT 的人士一同舉起的盾牌。這頗似中國「入世」時的老調在重彈。事實表明,人們擔憂的中國汽車、通信、農業等產業,不僅未因「入世」而受到損害,反而獲得了長足發展。倒是受到過度保護的產業,典型的如證券業,發展遲緩,功能低下,不法行為猖獗。這些經濟教訓值得人們在思考和判斷 BIT 談判時牢牢記取。
談判久拖不決,自然源自雙方分歧難消。美方認為中國在市場准入等方面過於保守,而中方認為美國要價過高,在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的出口及對中國在美投資的限制上,也無實質性承諾。中方自然不會無條件讓步。但是,應當看到,BIT 的基本取向符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全面改革精神。 BIT 談判久拖不決,中美雙方均需付出高昂成本。企業投資機會白白浪費,朝陽產業苦苦等待資金和人才,而經濟結構調整中的僱員無法及時受到培訓,適應新崗位,這些終將匯成巨大的國民福利損失。雙方領導人應當果斷拍板。
1979年,鄧小平訪美,將中美關係引入正確方向,為中國改革開放創造了數十年和平穩定的國際大環境。中美關係需要新突破。我們期待第三次「習奧會」給全球一個驚喜:BIT 向前邁進一大步。
原文為2015年9月21日出版的《財新週刊》第37期社評,本社獲授權刊登。
(封面圖片:亞新社)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