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不喜歡在香港駕駛,通常選擇的士作為代步的交通工具。在過去的六、七年,每次返回寫字樓都是電召的士,回家時則大多在街上等候的士,但經驗與大家一樣,經常被拒載。相較而言,電召的士司機的服務明顯勝過街上兜客的的士司機。電召的士司機的禮貌較好,也很少兜路。因為在乘客和司機的配對方面,電召的士絕對有優勢:在接order前,司機已有資料,例如目的地,來衡量是否值得去接載,將配對出錯的機會大幅減低。
上月底,理大公布一項關於的士行業現況的調查,結果顯示在最近10年,司機的收入在剔除通脹後沒有增長;司機的平均年齡超過50歲;市民和遊客認為的士服務與他們的期望有落差,有三成三的被訪者更願意多付車資,以換取較優質的服務。本地的士行業發展出現不少問題,誰是罪魁禍首?
商會車行財雄勢大
政府一直以來以控制車費和的士牌數量來規範的士行業,但從1998年至今沒有公開拍賣新的士牌,所以牌照數量一直維持在18,138。現時擁有一輛的士的車主(俗稱單頭車主)高達6,873人,可以說是「業權分散」。市區最大的車主只擁有609輛的士,首10名車主也不過總共擁有1,945輛,僅佔市區的士總數12.8%。從這個數字來看,所謂大車主壟斷的士行業的論點似乎不成立。
然而,很多大車主營運車行,這些財雄勢大的車行均營運的士買賣和為買的士的顧客代「上會」(即是做的士按揭),也有管理的士服務,所以對的士行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在過去十多年,本地車行透過成立不同的商會以團結車主,並逐漸形成一股政治勢力,過往多次向政府施壓要求加價。雖然不少的士司機甚至司機工會反對,但始終勢力薄弱,其反對聲音總是被商會壓下來。
近年的士牌價飆升(附表),只在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期間曾一度急挫。但在美國聯儲局將美息下調至接近零水平和推出量化寬鬆後,市區和新界的士牌價即展開一個強勁升浪。加上2010年10月政府不容許內地人士以購買房產作為申請投資移民之用,驅使這類資金流入的士市場。同時,內地投資者也炒賣本地的士牌。根據報章報道,本地的士現時有大約兩成半的士牌由內地人擁有。
以市區的士牌價為例,在2012年第三季已升至670萬,較2008年的低位322萬高出接近1.1倍。2015年5月,的士牌價更高見725萬,創下歷史新高。現時市區和新界兩種的士的牌價分別為650萬元和535萬元,所有的士牌價的總值則是1,161億元。
牌價頻頻上升
過去六、七年,低息環境和大量熱錢流入香港,的確為的士牌價造就了一個理想的上升環境。但當牌價急升時,作為既得利益者的車主是有強大誘因來維持牌價處於高水平。如果大家有留意,2008年至今的士已經加價四次,加上今年年中的士商會又申請在年底前加價,這種頻密的加價次數,不禁令市民相信車主是透過商會的勢力來支持牌價。
車行頻頻要求加價,誰是最大得益者呢?從正常的推論,司機應是最大的受惠者。然而,從2013年6月運房局交給立法會的討論文件來看,2011年7月的加價卻未為司機增加收入,反而在加價後的21個月期間(2011年7月至2013年3月),租車司機和車主司機的每月平均實質淨收入(剔除通脹影響)竟然下降。例如市區租車司機的每月平均實質淨收入下跌10.1%,而市區出租車主的每月平均實質淨收入卻上升了1.29%。
這份討論文件最令筆者難忘的是司機的低收入情況。以租車司機為例,市區、新界和大嶼山的三個地區的租車司機,每月平均淨收入分別為11,675元、11,008元和9,934元。若以三人家庭計算,的士司機淨收入大約處於這類家庭的最低收入的10至15%(以2013年第1季政府統計處數據作比較),看來的士司機的收入真是微薄。
減低尋找成本
不少市民認為的士司機的低收入,可以解釋為何的士行業的服務差劣,從收入角度看,這肯定是一個重要理由。然而,大家也要考慮一個自我選擇(self-selection)的問題,因為多數的士司機是年紀大和學歷低的勞工,很難找到一份好工。如果一個的士司機學歷高禮貌好,他又怎會長期留在的士行業呢?筆者不是看不起的士司機,但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另一個因素是其收入的不穩定。的士司機從來沒法知道每天究竟會有多少乘客,這便是經濟學的收入不明朗(income uncertainty)問題。因此,為了增加收入,部份司機會選擇超速駕駛、拒載、兜路等非法手段去賺取更多收入。
近月,不少評論員提議容許 Apps 白牌車 Uber 在香港營運,以提升本地的士服務質素。筆者同意,一旦引入 Uber 在配對乘客和司機方面肯定大有改善。無奈,這同時會影響的士車主的利益,例如的士牌價和車租。以現時政府的低政治能量來分析,容許 Uber 落地香港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假若我們退而求其次,盡量鼓勵市民和的士司機多用的士 Apps 或電召的士服務,筆者相信這不但減低乘客和司機的尋找成本(search cost),亦加強的士的營運效率,而且更會令市民對的士行業的滿意度增加。以本地的士行業現況和政治環境,這是一個較能平衡各界利益的選擇。
(封面圖片:Wikicommons)
原刊於《蘋果日報》,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