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在內地輿論場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就在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香港無線電視記者就「李嘉誠撤資」、「香港經濟改革發展定位」、「傳言說香港有財團會撤資中國」相關問題提問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連維良回答似乎表明了官方的態度了立場:
「涉及到利用外資和外商投資企業在華的利益的問題,我們現在推進的改革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而且要形成更加法制化、更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其實,從2013年開始,關於李嘉誠「撤資」的新聞就已經開始佔據內地和香港報刊的重要版面。這一次再次成為焦點,緣起於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基建(CKI)以116億美元的換股形式合併電能實業有限公司,合併後改名為長江基建實業,而電能實業將退市。據了解,在李嘉誠長和系的十家上市公司中,包括長江基建在內的多家公司註冊基地均在海外。電能實業是他旗下公司僅剩的一家在本土註冊的公司。這次交易的完成,將意味着龐大的「李氏帝國」完成旗下公司註冊地的全部外遷。
「李氏帝國」外遷路線圖
據不完全統計,李嘉誠近幾年靠拋售在內地套現近千億,並幾乎沒有在內地拿地。香港的情況與內地類似:「一周內兩次出售太平山頂富人區房產」、「李嘉誠再度折賣香港樓盤,9小時套現43億」、「旗下公司出售香港商業地產盈暉薈」等消息頻現。
與之相反的是,在過去幾年裏,李嘉誠集團加速注資歐洲,包括收購收購併經營管理英國 Eversholt 鐵路集團、英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一家荷蘭連鎖藥店 Dirx 等等。據《華爾街時報》報道,過去18個月,李嘉誠投資了200多億美元進行各種交易,這些交易的規模超過他在前十年在歐洲的所有收購交易之和。
外媒熱議:趨利避害是商人本性
對於李嘉誠拋售中國資產,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為,隨着中國經濟放緩,股市震盪,以及人民幣貶值,投資者從中國經濟繁榮期輕鬆獲得高回報的時代可能已經結束,李嘉誠降低對中國經濟依賴的舉動非常有先見之明。
歐洲經濟的緩慢增長和疲軟讓很多人定義此次投資為「抄底歐洲」。知情人士表示,歐元的疲軟再加上歐洲資產能夠提供穩定回報,這使得投資歐洲比投資亞洲更加有利可圖。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吳毓武對此表示,李嘉誠的過人之處在於他出售的時機,只要價格合適他就會出售,在財務方面他是天才。
港媒回應:「別讓李嘉誠跑了」破壞營商環境
與內地媒體從不同角度總結李嘉誠近年來各種商業動作,分析其背後的邏輯原因形成一個對比的,是香港媒體在李嘉誠所謂「撤資」的相對冷靜。港媒對事件做了常規性的報道,但並沒有作過多的分析解讀。
與此相對應的是,港媒將報道焦點放在了瞭望智庫刊發《別讓李嘉誠跑了》一文上。《明報》《文匯報》就分別刊發文章:
《明報》的報道突出長實的回應:
《文匯報》關注內地官方媒體的另一種聲音:
《大公報》今天則刊登了財經評論員余豐慧的文章《別小覷「別讓李嘉誠跑了」對營商環境的破壞力》,從完善市場製度健全市場環境的角度,對《別讓李嘉誠跑了》向外資傳達出的負面信息進行了批駁。
文章提醒說:「別讓李嘉誠跑了」傳播力已經很大,對中國大陸、中國香港營商環境或造成很大影響。李嘉誠在亞洲乃至世界商界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其一舉一動備受商界關注,甚至成為投資市場、營商環境的風向標。如果李嘉誠撤離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都受到限制,或者出現了「別讓李嘉誠跑了」的輿論氛圍,那必將帶來很大示範效應、輻射作用。不僅會使得無數在中國的外企外資「膽戰心驚」,而且,將加劇外資外企的撤離潮。
作者還強調了一個好的商業環境,一個完全依賴市場化經營導向的自由進出環境才是留住企業的根本:即使因一時誤解誤會或者出於完全商業布局營運目的而離開的企業,只要營商環境好,離開的企業最終還是會回來的。
此外,作者溫克堅也刊發文章《解讀李嘉誠資產大挪移》,重點對比分析香港和內地富豪階層的不同境遇。文章分析,以李嘉誠為代表的香港富豪階層,在個人對經濟、政治的分析判斷把握上自然有超越常人的地方,但香港公平穩定的法治體系、高效廉潔的行政系統、高度自由的經濟體、獨特的區位優勢則是成就這些人財富傳奇的基礎。在這種基礎之上,香港的「李嘉誠們」可以充分利用香港國際化的資本市場,發達的中介服務,自由而及時的媒體資訊,從容地展現他的財技。
而作為對比,李嘉誠的大陸同行們的境遇顯然不可同日而語。牟其中、楊斌、仰融、唐萬新、黃光裕、周正毅、張榮坤等等這些富豪墜落的軌跡,是畸形而凶險的市場環境最好的註解。作者指出:權力的勾兌和碰撞過程中,富豪們的財富和人身自由往往處在危險當中,當他們不得不通過用腳投票來規避風險的時候,也往往是一個慌不擇路狼狽不堪的過程。而對超級富豪們來說,「用腳投票」過程如同穿越地雷陣,民族情緒和各種政治拷問會如影隨影折磨着資產轉移的過程。因此,這也讓柳傳志口中的「在商言商」成為了內地富豪們消費不起的奢侈品。
四代領導人如何評價李嘉誠?
作為在華人經濟和政治圈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頭號人物,李嘉誠曾多次獲得中央領導人的接見。而梳理官方媒體的報道,領導人們對他哪怕是隻言片語的評價,似乎也能被看做李氏商業帝國在不同時期的歷史註腳。
鄧小平曾兩次單獨會見李嘉誠
1986年6月20日上午,時任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的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他。鄧小平對李嘉誠捐款興辦汕頭大學的愛國精神表示稱讚,對李嘉誠說:「你資助教育事業這件事,很值得讚賞,因為教育是一個薄弱環節,很需要支持。你對國家提供的幫助是紮紮實實的,感謝你對國家的貢獻。」
1990年1月18日上午,已經退休的鄧小平再次會見到北京訪問的李嘉誠。在談到香港問題時,鄧小平說: 要有才幹的人管理香港,才能穩住香港的局面。愛國,就是愛整個中國,愛中國香港。」並對李嘉誠說:「這個力量怎樣凝聚起來,採取什麼形式,要考慮。希望你同接觸到的有影響的人取得共識,搞好香港的過渡。」
江澤民也曾兩次會見李嘉誠
1991年12月17日,在汕頭市舉行經濟特區創辦十週年暨擴大特區區域慶祝活動上,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到會並會見了李嘉誠,盛讚他捐資興辦汕頭大學的精神。
1999年5月18日,江澤民在釣魚台國賓館會見了李嘉誠。在會見過程中,江澤民讚賞李嘉誠多年來積極支持中國經濟建設和熱心捐助內地教育、慈善事業,並稱讚他為香港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了許多有益的事情,希望他繼續為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多作貢獻。
胡錦濤單獨會見李嘉誠
2010年9月6日,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胡錦濤在廣東深圳會見前來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週年慶祝大會的李嘉誠。據香港媒體報道,這次會見是單獨會見,見面之初胡錦濤對李嘉誠說:「我昨天一到,聽說你來了,我就跟汪洋同志講了,不管時間長短,我總是要跟李先生見一見面、聊一聊。」
習近平尚未單獨會見李嘉誠
2014年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李嘉誠。從公開報道披露的信息看,並未顯示這次會見是單獨會見。新華社的通稿中並未出現李嘉誠的名字,而是以習近平會見「董建華為團長的香港工商界專業界訪京團」的形式來表述這次見面。
(封面圖片:捉智雙雄)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