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放緩與人民幣國際化 雙軌並行的後果

中央政府要將「新常態」和人民幣國際化雙軌並行,後果便是過去兩個多月的內地股市出現大型震盪和人民幣貶值期望。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最近的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Annual Meeting of the New Champions)指出,中央政府對內地經濟不會掉以輕心,雖然仍未有推出大規模的刺激政策,但仍有大量政策工具,相信內地經濟不會「硬着陸」。
 
筆者認同李克強的看法。中央政府是有不少政策工具,例如降息降準、加大投資、加快國企改革等等,去刺激經濟增長,然而,中國的經濟放緩問題不但是周期性,而且更涉及結構性。因此,以擴張性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來解決現時中國面對的複雜問題,筆者感到是不足夠的。
 
現時中國最難處理的問題是產能過剩。自2008至2009年金融海嘯爆發期間,國務院實施40,000億人民幣的刺激經濟計劃,推出大量基建,並在人行開水喉的影響下,中國經濟很快便重拾雙位數字增長。然而,這振興經濟計劃卻為中國帶來不少後遺症。最嚴重的是盲目地過份生產,導致產能過剩出現。要解決這難題,辦法是經濟動力只能夠逐步放緩,以消化過剩的情況,這亦是李克強所說的新常態了。
 

或需放緩人民幣國際化步伐

 
經濟減速卻為中國製造一個嚴重矛盾。因為中國正進行金融改革,希望加快開放資本賬,將人民幣國際化。但當中國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不及從前,即是人民幣的匯價強勢是一定會遇到挑戰。雖然人民幣適度貶值是一個合理方向,但這卻會帶來資金外流,驅使內地股市大跌。
 
針無兩頭利,要妥善解決產能過剩,代價是放緩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一旦中央政府要將「新常態」和人民幣國際化雙軌並行,後果便是過去兩個多月的內地股市出現大型震盪和人民幣貶值期望。
 
中央政府必須克服「一放即亂,一亂即收,一收即死」的魔咒。過去兩季,大部份投資者對內地官員制訂政策的判斷能力起了戒心,尤其是在政策的訊息傳遞和期望管理兩方面的表現均差強人意,對負責政策的官員來說,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主要原因是當市場不太相信官員的能力,政策的效力自然會大減,甚至變為好心做壞事,屆時,中國要做好改革便變得困難重重。
 

中國亟須結構性改革

 
最後筆者想討論中國的結構性問題。自中國開放至今已接近40年,其經濟成就是毋庸置疑。然而,過去10多年的快速增長,卻未能解決大量社會問題,包括退休保障、社會福利、人口增長放緩、貧富差距持續擴闊、公共房屋等。要反映這些問題的嚴重性,讀者可知道中國的儲蓄率於2013年是高達5成,較1982年(開放後第5年)的35%,更高出15%。為甚麼內地市民要有如此高的儲蓄水平呢?以現在中國收入遠超從前,內地人應該增加消費,但這高儲蓄率正好顯示一般老百姓對社會的種種問題和制度感到擔心。既然老了不知怎麼算,積穀防饑也是一個自保的方法。
 
從來進行結構改革是需要小心進行,過程也肯定是充滿荊棘。現在唯一出路是中央政府以強大決心面對由改革帶來的經濟和社會的波動,才能最終取得理想成果。
 
(封面圖片:Pixabay)
 
原刊於《蘋果日報》,獲作者授權轉載。

關焯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