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仍在探底,「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三位一體,需切實推進。
增長的底仍未觸到
日前,8月財新中國 PMI 指數終值發布,其中,製造業 PMI 指數錄得47.3,出現2009年3月以來最明顯放緩;而服務業錄得51.5,創本輪13個月擴張期的最低記錄;綜合 PMI 指數錄得48.8,跌破50.0臨界值,為2009年2月以來最顯著收縮。這些數據表明,前期部分人士有關第三季度中國經濟觸底反彈的判斷可能過於樂觀。
出現這一局面有短期因素。數月來,國際市場動盪,給世界經濟復甦平添新的不確定因素,中國金融市場、進出口等受到波及。中央政府相應出台了刺激政策,先後推出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產業升級工程包等一系列建設項目,並輔之以降息降準等措施。近日,財政部又決定提前下達2016年重大項目建設投資計劃。然而,即便這些措施的效果漸次顯現,從中國經濟增長由高速向中高速轉變的長視距來看,增長的底仍未觸到。
較之短期經濟運行波動,經濟結構的細部特徵更值得重視。政府必須以紮實的改革和中長期規劃,撬動「多層次結構調整」。所謂「多層次結構調整」,指不惟三次產業之間有着合理構成,其內部結構,例如現代服務業之於傳統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之於傳統製造業,亦應平衡、協調、可持續,符合經濟長遠發展方向。而今日政府有形之手斷不可能再以計劃經濟手段強行裁剪,只能以體制改革、中長期規劃和自身職能轉變,對經濟結構調整因勢利導。
第三產業附着第一、二產業
近年來,中國經濟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第三產業在 GDP 中比重已連續數年超過第二產業。即便困難重重的製造業也不乏亮點:目前,高新技術產業增速比工業總體增速高出四、五個百分點,智能終端更是成倍增長。然而,鑑於「後金融危機」背景,被視為可喜成效的中國 GDP 的結構轉換,很大程度上緣於第二產業過於疲弱,而非第三產業相當強勁。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看,除了股市火爆帶來證券業增速攀升,服務業中的其他行業,如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增速都出現一定回落。受到近期股市巨幅震蕩的影響,服務業擴張勢頭放緩,揭示了服務業發展的脆弱性。在製造業內部,新興領域體量太小,尚無力抵銷鋼鐵、煤炭、水泥等傳統產業的下降勢頭。根本而言,第三產業是附着在第一、第二產業皮上之毛。傳統製造業持續衰退而新興技術產業不足以補位,是否會令服務業獨木難支,進而殃及其發展,着實令人關注。
着眼「遠慮」反不致陷於「近憂」
欲使中國經濟革故鼎新,在此消彼長中完成產業升級,就不能被短期波動牽着鼻子走,而應依靠改革,發掘中國經濟增長的長期潛力。政府過多強調托底政策,反而可能帶來更嚴重的扭曲,造就大批「殭屍企業」。
在經濟下行壓力面前,政商學界圍繞是實施刺激政策,還是維持穩健政策爭論不休。一派認為,中國經濟已有通縮壓力,必須加大刺激力度;另一派觀點則強調結構性改革,並認為適當容許增速下降,反而有可能促進政府及企業部門破舊立新。後者往往被視作放言高論,其主張遠水難解近渴。其實,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經濟政策便長期疲於短期刺激,時間不可謂不寬裕。倘若當初着眼「遠慮」,以更大的決心推進改革,便不會深陷「近憂」之中。經濟運行壓力揮之不去,絕不應是「新常態」特徵。
力度大、措施實、接地氣
宏觀調控政策是必需的,但是,其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僅靠寬鬆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不足以創造出新的增長點。此外,在提振經濟過程中,應格外重視提高地方政府的積極性。目前,地方財政收入嚴重下滑,不少官員深感迷茫,甚至存在怠政現象。今年中央下達6,000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債券和32,000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額度,有助於打破地方政府的資金瓶頸,激發地方官員的幹勁。然而,若無嚴格的紀律約束,很可能重蹈地方債務失控擴張的覆轍。出路仍在改革。
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生命在於不斷創新。撬動「多層次結構調整」,離不開保護產權和保障契約執行的法治社會,公平自由的競爭環境,這正是改革的使命所在。兩年前,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全面深化改革60條」,開出數百項改革清單,給國人以熱切希冀。中央政府也曾排出日程表,並指定落實部門。此後,簡政放權、財稅、利率匯率等領域改革成效明顯,但令人遺憾的是,國企改革、證券監管、社會保障等公眾寄予厚望的改革,進程緩慢。10月,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即將召開,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有關部門應全面檢視深化改革進程,將未競事宜融入新規劃。
中國經濟潛力巨大,有足夠的轉圜餘地。近來國內外湧起看空中國聲浪,不妨視作警示,而不必為之惶恐。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把改革作為調整結構的根本依靠。這一認識是準確的,然而,調結構的成效,取決於是否有「力度大、措施實、接地氣」的行動。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