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美術教育,一向過分偏重技巧取向,容易造成「有術無美」的偏差。必須注意加強學生的審美教育,提升審美能力,增強個人審美素養,與及進行藝術創作時的審美判斷,這方面老師和家長都可以出點力。
培養孩子須注意什麼?
提高孩子審美能力,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 加強早期的審美教育。孩子在2至6歲甚至當咿呀學語時,家長就可以把粗淺的審美教育輸送到孩子的感官,讓他們在娛樂中由淺入深地接受審美教育。
2. 通過認識醜,提高審美能力。藝術的美妙只能培養孩子對美的讚歎和嚮往。如果孩子缺乏對醜的憎惡,往往會顯得對美的理解膚淺、淡薄,因而讓孩子認識自然和社會生活中醜陋之處,也是審美教育的手段之一。
3. 審美教育應注意時代性,隨時代的發展而提高。孩子審美教育的重心應傾向現在,應隨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突出時代所需要的審美觀念、情趣、規範等。
循序漸進 提高能力
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應根據孩子特點,循序漸進。
1. 有意識地讓孩子到大自然中親身體驗自然形態中各種美的景象:那潺潺的流水,鮮豔的花朵,婉轉的鳥鳴,茂密的樹林,都將給孩子帶來美的樂趣和遐想,激勵着孩子對美的追求。
2. 審美的過程離不開生動豐富的感性材料,因此要重視觀察力的培養,哪怕是一束花的布置、一幅圖畫的懸掛、一個裝飾品的陳設,都應具有形式美感的特點。可以從形狀、色彩、結構,以及平衡、對稱、變化、統一諸方面引導孩子仔細觀賞。另外,還可通過觀看圖畫、視頻、工藝品、生活用品等活動,獲得造型美的粗淺知識。
3. 根據孩子的實際能力,挑選一些優秀的美術作品與孩子一起賞析。比如欣賞風景畫時,可問孩子:你在畫面看到了什麼?有什麼聯想?你認為畫中什麼最重要?為什麼?這幅畫給你什麼感覺?你認為畫家在作畫時有什麼感想?他們為什麼要畫這個景色、這個物體?假如讓你畫,你會怎樣畫?會添上什麼?捨去什麼?家長要細心傾聽孩子回答,肯定他們說得對的地方,必要時給予指正,從而使孩子逐步提高審美能力。
審美觀應是國民指標
個人認為,審美教育應該成為素質教育一個重要的範疇,審美素養更應該作為國民教育一項重要的能力指標,我們下一代才成能真正提升文化水平和創意表現。要達成這個目標無論家庭、學校、社會、單位都要共同努力。
世界各地在新形勢下都要求全面加快發展學校藝術教育。2015年後,內地中小學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將會接受「藝術素質測評」。藝術素質測評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品質評估體系,並將測評結果記入學生成長檔案,作為學生中考和高考錄取的參考依據,從而逐步普及全民審美培育。本地藝術教育都要努力追落後,才能保持文化創意之都美譽。
有需要進一步交流、探究,歡迎電郵[email protected]聯繫。
亞太家長美育系列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