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史上力度空前的救市,已屆兩月,危機甫定,當收拾局面,認真反思。下一步如何走,為市場內外關注。8月14日,中國證監會公告,證金公司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向中央匯金公司轉讓一部分股票。這不是單純的商業行為,而是宣告本輪救市告一段落。監管部門應及時總結經驗教訓。
股市泡沫6月中旬破裂後,從7月6日開始,以證金公司及21家證券公司為代表的「國家隊」入場「維穩」,迄今證金公司救市資金接近2萬億元,市場甚至盛傳其融資規模可達4萬億元。以其體量之大,影響之深,救市及其退出,絕不應留下一筆糊塗賬。
本不承擔救市責任
不少市場人士揣想,8月14日公告的協議轉讓,不過表明匯金公司與證金公司將聯手護市,救市進入新階段。證金公司回籠了一筆資金,有人又據此推測,證金公司可藉此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再遇市場危情,即可及時出手。這實屬一廂情願。證金公司救市資金,主要來自商業銀行貸款,資金成本高;協議轉讓所獲資金,均需償還銀行。接盤者匯金公司,用發債來購買這部分協議轉讓的股票,因而也有很高的資金成本。雖然持有大量國有銀行和金融企業股票,但根據國務院規定,匯金公司行使的是國有金融機構出資人職能,並不承擔救市責任。
事實上,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強調,股市漲跌有其自身運行規律,一般情況下政府不干預。這表明,本輪救市已經畫上句號。
公告提出:「當市場劇烈異常波動、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時,仍將繼續以多種形式發揮維穩作用。」顯然,這裏首先有對「異常波動」和「 系統性風險 」的準確判斷,在此基礎上謀定而後動,想清楚政府干預市場的代價是什麼?前提不清,問題不明,最後會付出慘重代價。
時間過近,加上缺乏證金公司主動披露的訊息,全面評估本輪救市為時尚早。不過,基於現有進展,已能得出一些基本判斷。證券監管部門的職責,本是制定並執行規則,卻每以提振股指為己任。救市之初,證金公司匆匆入市,雖動用資金規模空前,但章法與規則不明;績優抑或垃圾股,大盤抑或小盤股,良莠並收,大小不捐,輪番拉抬,只為穩住股指,甚至成為基本面毫無亮點的「妖股」梅雁吉祥的第一大股東。市場對此多有微詞,質疑內幕交易之聲已起。
市場疑慮未息
救市還留下了諸多疑慮。
——證金公司是不是已成為「平準基金」?多年來,主張尊重市場規律的人強烈反對成立這一基金。此次救市,本來為證券公司周轉融通成立的證金公司,被擢拔為救市主力,成為實質上的平準基金。證監會還表示,今後若干年,其穩定市場的職能不變。僅據緊急情況下的行政動議,證金公司便改變功能定位,涉及上萬億資產安排,這本應經過更嚴格的法定程序。
——救市會不會製造新的「股權分置」?證監會7月8日規定,即日起6個月內,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有批評者稱,這將使解決成本高昂的「全流通」問題捲土重來。此論未免過苛,但是,限售之舉無疑影響市場深度,不同股東的權利和義務也會產生差異,後患無窮。
——如何重樹理性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證金公司入場後,不少高風險投資者不僅沒有及時抽身,反而醉心研究「證金概念」,試圖搭上「國家隊」便車獲得收益,投機之風再熾。
——如何重新強化投資者的風險意識?投資者教育開展有年,已有小成,但經過此輪救市,許多投資者不再認賭服輸,認為政府抬升股指,才是「保護投資者利益」。在這些投資者裹脅下,是否今後一遇股指震盪,監管層就「發揮維穩作用」,使市場道德風險日甚一日?
——如何重新發揮市場功能?此次救市,「惡意做空」之說盛行。須知做多、做空彼此相依,同樣是正常的市場行為;只要合法合規,不應限制任何方向的市場操作。
監管者應反躬自省
監管者對這些疑慮的最好回覆,便是盡快使證券市場恢復價格發現功能,讓其自然出清。這更有利於它為處於下行壓力的實體經濟服務。證金公司退出救市,是資本市場得以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早退比晚退好。
此次股災有更深遠的「後遺症」。市場矚目的《證券法》修訂草案尚未公開徵求意見,註冊制年內推出機會渺茫。若是為提升政府法治監管水平,而推遲修法進程,可以理解,但不應將此次救市的諸多從權之舉,用法律固定下來。
股災一役,經驗教訓良多。首要在於監管者反躬自省。增強專業化,減少行政化, 少一些盲動,多一份精準——政府之手應如是。
原文為2015年8月24日出版的《財新週刊》第33期社評,本社獲授權刊登。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