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何越
BBC 正在播放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堅強嗎?》,引起華人熱烈討論。劇中,BBC 請來五位中國老師,用最典型的中式教學法,為英國國立學校的學生授課,把這個項目命名為「中國學校」(或稱中國實驗班)。四周後,「中國學校」出來的實驗版英國學生,要與本國老師班上的英國學生,就考試成績一比高低。目前最有爭議的是:為何中國老師管不住英國學生?可否用懶散來形容英國學生?他們不如中國學生努力,是因為英國有完善的社會福利體制,讓他們無後顧之憂嗎?
BBC 的實驗紀錄片
此劇尚在播放,暫不知道中國學校裏教出來的英國孩子,能否在學業成績上戰勝英國班?(編按:該片第三集近日播出,中國老師班上的學生,各科平均分都超越英國老師授課班級約10分左右,贏得比賽。)無論劇裏中英文化衝突如何之大,測試結果如何,這都只是一個電視機構的一部實驗性電視片,並非科學實驗,結果僅供參考。應該提出疑問的是,為何 BBC 要選擇製作這樣一部實驗紀錄片?
此劇製作的重要背景,源於2014年英國政府一個驚人的發現。當時英國學生在國際數學比賽中,排名非常落後,以同等年紀而言,落後於領先的中國上海學生三年。很快,英國政府開展了引進中國上海數學教師的計劃,分批調配上海教師在試點學校授課四周。至今,政府新聞通報上,一直對此項目的進展持正面積極態度,認為正在取得良效。這讓我想起多年前中國各大單位紛紛派人出國考察時的躍躍之情。
BBC 這部片子基本上就是政府的模仿,不同的是,劇中的中國老師是 BBC 劇組自己挑選的,並非政府項目中的老師。BBC 獨立於英國政府,且有監督政府的職能,此劇製作與播出,是 BBC 作為社會監督者的正常表現。如同做民間試驗,在電視上直接展示政府決策在學校裏的實驗結果。相信英國政府目前也在關注,紀錄片結果也許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政府下一步對待中國式教學的決策。
英政府的兩難局面
為何英國政府要引入中國教學方式?為何英國人低下高貴的頭顱,以謙虛的態度,把過往受到強力批判的中國式教學方式,作為先進產品引入英國?
我以為英國政府處在兩難之中:相對於中國實力高抬,英國實力正在下降,導致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節節敗退。英國政府意識到:國民在數學等方面的素質與水平必須提高,以增加國際競爭力。英國人長久以來的大國心態,正在被現實擊退。用俄羅斯外交官的話來說,英國不就是個小島嗎?然而另一方面,政府雖有心,卻乏力。英國是契約民主選舉制國家,長久以來,整個社會習慣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無論學生、老師以及家長,要重新改造他們的思維,催促他們加快步伐,換個方式,學得快些,整個英國社會都需要一起配合適應。
如果說中國教育方式是競爭、淘汰制的,英國的則可算是奢侈的。中國人多,資源少,許多事都靠競爭獲得,加之長久以來教師具有絕對威嚴,於是50人一堂制的大課堂下,配以社會及家長的支持,中國學生被調教得高度刻苦,勇擠高考獨木橋,刻苦學習是天經地義。
在中國,學習是那麼累,所以英國的快樂教育方式讓很多中國人景仰。二戰以後,英國人權問題高度焦點化,不但有色人種可與白種人看齊,婦女權利也可以向男人靠攏,小孩子的權利亦在高抬,從20世紀60年代教師可以對學生施教鞭,到現在禁止與學生有任何肌膚相觸。從前為了表示愛撫與讚許,教師會摸摸學生的腦袋,現在這亦違法。
與學生權利上升成反比的,是英國教師地位的下降,從50年前的絕對權威轉型為學生的教育產品供給方,在中國社會仍然公認並受到尊重的教師地位,在英國下滑得很快。教師類似於服務行業性質,必須提供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服務與質量。如果沒有國際競爭這一說,單從幸福感而言,英國的教育方式的確可圈可點可讚,因為已經有了初步的量體裁衣的教育概念。只是這種方式太奢侈,需要國力與實力的堅強後盾,以及以人為本的社會理念支撐。
中英的教學文化摩擦
BBC 的劇集裏,中國老師以中式角度,站在權威高度向英國學生授課,態度高大上,這樣的中國式高度,必定與習慣與教師近乎平視的英國學生形成巨大的文化摩擦。第一集裏展現出來的超強文化衝撞完全不足為奇。我曾在一所英國私立學校給英國十幾歲的孩子上中文課,那幾年的體驗,與 BBC 劇集裏的中國老師近乎一致,最難搞的不是教學,而是課堂紀律。曾有學生上課時直接坐到窗台上;還有一位學生跟我頂嘴,說作業太多太無聊,怎麼可以把一個中國字抄五遍?
當時我同時任教 A-LEVEL(類似中國高考)的香港學生,給他們上課,我如魚得水,倍感輕鬆,因為香港學生很有自律性。那幾年的英國教學經歷,讓我自認為不是好老師,不適合為英國學生上課,管紀律太讓我頭疼。自此後我不再願意涉入教學圈內。現在看到劇中,中國教師和我當年的抓狂和不解並無二異,我的自責少了許多。
那是近十年前發生的事情,當時我不懂英國教學環境,用中國思維處事任教,自然抓狂。在英國學校裏,學業並非唯一重點,學校裏還得學習與人、社會及世界的相處方式,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學生們的獨特性。老師觀察與評價學生,「好」的標準並不限於學業成績及聽話與否。
我家老大剛讀完學前班,我送她上數學和英語課外班。她的實際能力已達到英國小學二年級的水平,可我從未聽過老師對她在科目成績上的誇獎,她亦從未因此在課堂上拿到過任何特別獎勵。她們班共30個學生,就不同科目,按能力高低分成四個小班,老師因材施教,而不會是30個學生的大班課堂。學數學時,如果學生對阿拉伯數字不敏感,學不會,老師會採取其他方式,比如說玩具或是描圖等方式,確保學生在愉快中學習,不會施與壓力,或者與其他能力強的學生做比較。因為每個學生都有獨特性,學習能力亦有高低,學校需要尊重這種現實,並為這種現實找到讓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方法。
此劇仍在播放之中。據說後兩集裏,中國教師與英國學生開始相互磨合與適應,文化摩擦將漸減淡。在我看來,此部 BBC 劇集透視出英國政府在轉型階段的各種掙扎,以及英國媒體對此轉變的介入、觀察與思考。如果過度糾纏於劇中老師們的某句怨言或評論,抑或是學生們最後的比賽結果,則難免一葉障目了。
原刊於錦麟觀察微訊平台,本社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