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廬是明末清初士人,滿人定鼎天下後,拒為朝官讀書以明志。他有著述多本,以《治家格言》最受重視,至今數百年不衰。
為人處世、修身治家
《治家格言》全文僅500餘字,行文簡潔,是為人處世、修身治家最好的啟蒙教材。全篇富有中華文化優秀傳統,如勤儉持家、尊敬長輩、和睦鄰里等等,都是優良德行南針。今試勾勒數句供讀者斟酌細味。
一、黎明即起,灑掃庭除。
黎明即起,看似平常,但對青年人卻很重要,是個極良好的習慣。古時一個青年讀書人外放當地方官,臨出門前拜別老師,希望老師說一句話,教訓為官之道。老師說:一句話,便是「早睡早起」。學生說不解此話重要之處。老師說,青年人早睡早起身體好,充滿朝氣。早起時日長,可以勤政,可以辦許多事,便容易有政績。學生連連稱謝,滿意而去。古人說,一日之計在於晨,便是這個道理。
灑掃庭除,是身體要勞動也。古人家中少主,多的是傭僕,不用操勞。而即使是少主人,晨起打掃,既增活力,僕人見之,自當加倍勤勞。
二、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養成珍惜食物美德,更能體驗農夫艱辛,同情勞動者。對別人常懷善意,不浪費,都是種美德。
三、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
許多人對自己闊綽,對別人吝惜,這是一般的人性。但若能反其道而行,自我節儉,對別人優厚,則更易得到朋友,更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幫助。
宴客切勿流連,不是自己宴客,而是人家宴請你,時間到便應向主人辭別,不妨礙主人家,俗語謂之「識趣」,莫使人討厭也。
四、童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勿艷妝。
此句最奇怪,令許多大惑不解。人皆喜見俊美,何以拒絕俊美者?童僕,在此指下人。下人又何以不用俊美者?人能天生俊美,內心易有一種出眾傲氣。童僕乃受人差遣之輩,古時不能轉工,常年居於人下不能出頭,易生不甘之心。家僕有不甘之心,容易為外界引誘利用,便易禍生無門。
今日社會,已有妻無妾。艷妝,即刻意裝扮艷色。如無特別原因而常以艷色示人,易惹狂蜂浪蝶,招來家門不幸事禍,故亦引以為鑑。
五、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慎終追遠,對祖先虔敬之心,帶有一種感恩之意。推而廣之,對父母亦會尊重尊敬,他日子孫亦為人父母,同樣會受到尊重尊敬,是維繫家庭家族團結精神。
我們觀人於微,一個人若不會飲水思源,便跡近小人。若能慎終追遠,愛本崇源,在社會當更受人敬愛。
六、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
這裏說肩挑之輩,是指勞苦大眾,收入微薄小商販。與之交易,當然要公道,不要佔其便宜,不宜壓價使之減少收入。一人曾在街頭與老人小販討價還價,其旁摯友插口說:讓老人家賺多一毛幾分吧!此人警覺連聲說好,聽說以後都對老人家慷慨了,為人也心寬舒泰了。
七、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
此句勸人力戒對簿公堂打官司。古人法治不全,未見官先被打十大板。訴訟則終凶,即一定沒有好結果。即使勝訴,自身一定受到金錢損失和精神折磨。今日較古代法治較好一點,但除非逼不得已而為。所以說以和為貴,謹記訟則終凶。
八、施惠無念,受恩莫忘。
曾對人施恩施惠,便應忘記,內心便坦然。若認為幫助了人家,人家他日便要回報,只能得到失望與仇怨。因為施恩望報這種心理,施恩只是投資,引起人家反感。而對方也未必有能力回報。不過受了人家恩惠,則不要忘記,若有一天能回報,不論大小,心裏便有恆久的暢快。
九、守分安命,順時應天。
安分守己,是中國人長輩長久以來的教訓。每個人的天資不同,性格不同、本領不同,即使同胞兄弟,也難以比較。實因際遇不同,不能強求。
順時應天,是能要審時度勢,叫人不要強求,世事人算不如天算。長輩許多時候教訓後輩便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或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是發揮自己的潛力,不要強求的道理。
杜漸防微,消弭禍害
《朱子治家格言》內容主張勤勞樸儉,誠實厚道,與人為善。力戒奢媚浮華,藉以杜漸防微,可以消弭無名禍害。
我們今日開卷而讀,或有不合今日社會時宜之處。但可以藉此參悟其中修身處世,治家為善的精神,則能減少人生旅途的險阻,常得祥和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