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強教授:從北洋艦隊覆滅,看中國海軍如何轉弱為強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新亞研究所特聘教授李金強教授認為,「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文化傳承(祀)和國家安全(戎)乃是國家的頭等大事,作為學術研究,軍事史也非常重要,不應忽略。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12月13日)之前兩天,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榮休敎授、新亞研究所特聘教授李金強教授,應國史教育中心「名家講座」邀請,演講「保家衛國──從清季到北洋艦隊到21世紀新中國海軍」。

如果說,1841年的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歷史屈辱的開始,1894-95年甲午戰爭北洋水師的失敗,更像是刻在中國人心裏的一道傷痕。126年來,這道傷痕不時被檢視,不管是故事片《甲午風雲》(1962),還是錢鋼教授的《海葬》(1989),甚至台灣作家黃春明的小說《沙喲娜拉,再見》,都會碰觸到這道傷痕的痛處:當時世界第八、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為什麼會輸給「蕞爾小國」的日本,還被迫簽《馬關條約》,割讓了台灣、澎湖諸島,賠款2億兩白銀「資助」了日本的工業發展,膨脹了日本侵略亞洲的野心……。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李金強教授引用《左傳‧成公十三年》的一句話:「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帶出文化傳承(祀)和國家安全(戎),是國家的頭等大事。「作為學術研究,軍事史也非常重要,不應忽略」,他說:「香港也有一所有關軍事史的博物館,就是由鯉魚門炮台改建的香港海防博物館。」因此,香港既有學習軍事史的資源,也有軍事設施。

「2010年至2021年11年間,中國海軍建設有長足發展,內地形容新造艦艇像『下餃子』一般多,包括055型大型導彈驅逐艦、052D型導彈護衛艦(這兩種型號軍艦均配備國產有源相控陣列雷達及垂直導彈發射裝置)、075型兩棲攻擊艦和新型核子動力潛艇等。另外,除了遼寧號、山東號兩艘航空母艦外,第三艘航空母艦亦即將下水。」

日本人拍攝的中國海軍055型大型驅逐艦「南昌」號。(網上圖片)
日本人拍攝的中國海軍055型大型驅逐艦「南昌」號。(網上圖片)

李金強自言對海軍產生興趣始於大學二年級時,「為了交報告,讀了左舜生(1893-1969,青年黨黨魁之一, 1949年來港,任教於新亞書院。1969年赴台,任總統府國策顧問)的《中國近百年史資料續編》,其中有篇文章談及李鴻章到馬關(今日的下關)春帆樓,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談判的對話,讀後深感屈辱和不平。於是我開始對甲午戰爭產生興趣。甲午戰爭中有一場重要海戰──黃海海戰,這場戰爭後來被拍成電影《甲午風雲》(1962)」。電影中,李默然飾演的「致遠」號管帶鄧世昌彈琵琶排遣憂愁,令他印象深刻。鄧世昌後來指揮「致遠」號撞向日艦「吉野」號功敗垂成,殺身成仁。

左舜生選輯的《中國近百年史資料續編》一書,引起了李金強研究甲午戰爭的興趣。(網上圖片)
左舜生選輯的《中國近百年史資料續編》一書,引起了李金強研究甲午戰爭的興趣。(網上圖片)

黃海海戰在1894年7月25日爆發,到1895年初朝鮮陷落,日軍攻陷威海衛,登陸劉公島,水師提督丁汝昌自盡,北洋艦隊正式瓦解。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李金強指出,今天威海衛碇泊着一艘原尺寸大小「復刻版」的「定遠」艦,原艦排水量達7300噸。直至20世紀,中國海軍都還沒有這樣大噸位的軍艦。

碇泊在威海衛的1:1複製北洋水師「定遠」艦。(Shutterstock)
碇泊在威海衛的1:1複製北洋水師「定遠」艦。(Shutterstock)

今日,中國海軍已擁有「遼寧」、「山東」兩艘航空母艦,第三艘即將下水,還有兩棲攻擊艦、大型驅逐艦,這些巨艦的噸位,每一艘都超過了「定遠」艦。

對照150年來海軍的發展,李金強指出,中國已由一個海防國家,轉變成海權國家;即由近海防守戰略,變成遠洋的「藍水海軍」,改變了由晚清到20世紀,海軍走不出「第一島鏈」(即從北起朝鮮半島、日本、台灣,南至菲律賓的鏈形島嶼帶)的局面,能夠直逼「第二島鏈」(以關島為中心,由日本的小笠原群島到美國馬利亞納群島的遼闊的太平洋海域),這種關係國家安全的轉變,非常值得我們關注。

中國海軍致力發展遠洋作戰能力,圖為「遼寧」號航空母艦編隊進行訓練任務。(Shutterstock)
中國海軍致力發展遠洋作戰能力,圖為「遼寧」號航空母艦編隊進行訓練任務。(Shutterstock)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李金強教授提到19世紀美國海軍歷史學家馬漢(Alfred Thayer Marhan, 1840-1914)提出的「海權論」,而中國首先介紹海權觀念的人就是翻譯《赫胥黎天演論》、提出「譯事三難,信達雅」的嚴復。

嚴復於1867進入左宗棠開辦的福州船政學堂學習,是該學堂首屆畢業生。1877年赴英國學習海軍,1879年畢業於倫敦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曾任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總辦。甲午戰敗後,鼓吹變法維新,在報上連載發表《天演論》,影響日後的新文化運動。魯迅承認自己的世界觀是由赫胥黎「開拓出來的」;胡洪騂改名「胡適」,字「適之」,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意;廣東軍政要人陳炯明又名「陳競存」。名記者、作家曹聚仁在《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就指出:「近二十年中,我讀過的回憶錄,總在五百種以上,他們很少不受赫胥黎《天演論》的影響。」

李金強說,馬漢「海權論」可以概括成一句話:「國之盛衰,同海軍之強弱成正比。」可惜,甲午戰敗後,清朝已無能力重建海軍。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但民國海軍依然乏善足陳;1937年全面抗戰時,日本海軍艦艇總噸位已逾100萬噸,中國海軍總噸位則不足8萬噸,換言之,日本一艘戰列艦(battleship),例如「大和」、「武藏」的排水量,就等於當時的整個中國海軍。國民政府迫不得已,只好下令鑿沉船隻,堵塞長江,以阻日軍侵略步伐。

中華民國主張的行政區劃遼闊,但周邊領土卻充滿爭議。(李金強簡報投影片)
中華民國主張的行政區劃遼闊,但周邊領土卻充滿爭議。(李金強簡報投影片)

軍事發展,不離經濟

「中國海軍出現轉機是新中國成立後的事,」李金強教授說:「1949年4月,人民海軍成立,以接收日艦和國軍艦艇為基礎。1955年首仗在浙江一江山島與國軍激戰,最終解放軍佔領了該島。然後在1974年與南越海軍在西沙海域激戰(張永枚有長篇敍事詩《西沙之戰》記述此事),此戰收復了西沙群島;1988年,又發生中越赤瓜礁海戰,中國首次派出3艘導彈護衛艦參戰,分別是502「南充」艦、531「鷹潭」艦和556「湘潭」艦,唯據悉交戰當時3艦均未裝上導彈,戰鬥以中國海軍獲勝結束,中方控制了永暑礁、華陽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赤瓜礁。」

李金強形容,中國內地新造艦艇像「下餃子」一般多。
李金強形容,中國內地新造艦艇像「下餃子」一般多。

為了抵禦外侮,早日實現統一,也為了保障「一帶一路」倡議順利進行,抗衡美國及其盟友「新冷戰」的企圖,中國海軍在此背景下崛起,2005至2009年海軍艦艇數目增加了119艘,至335艘,艦隻的質量也大為提高,包括裝備相控陣列雷達、垂直導彈發射裝置、可容大型反潛直升機的大型機庫,以及核動力導彈潛艇等,而且新造艦艇實現了國產化。同時,解放軍也在積極發展海軍陸戰隊。

李金強教授總結說,中國海軍由晚清的失敗,到21世紀開始復興,當中的關鍵在於1979年改革開放後,經濟實力的提升與科技與工業的突飛猛進,「如果沒有強大的工業基礎,不會有新式海軍出現。我很高興在退休之年,看到中國海軍的崛起,同時也希望同學們多留意海軍的發展史。」他說。

國史教育中心何漢權校長(左)向李金強教授贈送紀念品。
國史教育中心何漢權校長(左)向李金強教授贈送紀念品。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