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和倪匡有一面之緣,但談不了兩句。那是八十年代,香港第一次有專業的作家組織,由倪匡、胡菊人等拉頭纜成立「香港作家協會」,金庸是名譽會長或名譽主席一類名銜,增強叫座力。
倪匡倡議籌組作家協會
當然還有許多知名的職業作家,印象較深的有同樣以林洵為筆名的張文達。其人其文溫厚,筆者曾慕名攀談,後輩見長者。張文達諄言有加,令人感受愉快,可是十多年後遽歸道山。
在「作協」交誼的還有黃仲鳴、沈西城、林蔭、宇無名、西茜凰等等。黃仲鳴後來做了多年「作協」主席,會長是朱蓮芬。沈西城早年著作有《梅櫻集》,文筆洗練,曾推薦他談論金著的文章在國內刊出。沈西城至今仍有新作結集出版,健筆仍在,筆下生花。仍以為他乃當今香港四大具文釆文筆之一。
當日「作家協會」入會資格要有單行本著述出版,或在報刊登載作品連續最少一個月。門檻說難不難,說易不易。當時在中區某名氣酒樓首次宴敘,記憶中百多人,盛況一時,乃香港作家群空前盛事。聽說「作協」是由《明報》專欄作家哈公建議的,可是哈公不久早逝,當不成會員。
當年文壇朋友拉我出席酒會,叫我入會。原來要會員介紹的。剛好倪匡在旁,朋友向他介紹我,他聽到名字,看我一眼,便在介紹欄填上「倪匡」兩字,跟着嬉嬉哈哈兩句,便掉頭而行,手裏拿着半盛美酒的酒杯到處和膩友打招呼。我看他還是半醉的,原來身旁有一位青春少艾攙扶着他,在陽盛陰衰會場中,更顯出他的特色出色。
與倪匡未見面之前,原來他對我也有一點印象。曾在《明報》以沙翁筆名專欄「皮靴集」推介拙作《金庸筆下世界》,且一連三天,朋友說這比登廣告更有效,當時本人是新作者,這本小書幾個月後便再版,恐怕是倪翁之功。心中對他極為感激,但未有機會稱謝。想來大家都是金庸堅實護法,相知於心好了。
倪匡要求加作者稿費
後來到《明報》任職。因當時金庸說剛欠缺秘書,問我是否有意擔任,見面一談後幾天便履新,職位是社長室行政秘書。據《明報》舊人說,金庸有四位好友,是導演張徹、作家項莊(董千里)、倪匡和汪濟先生。但汪先生至今不知何許人也。
他們又盛傳倪匡老是感到稿酬太少,親身提出要求。查老闆對倪匡青睞有加,御准倪匡超前領取稿費,有沒有加稿酬,人言人殊,外人均不知真相,但諸人的稿費照舊。
倪匡是多產作家,能寫多類型作品,但倪匡大名,多令人聯想到他的科幻小說,且有拍成電影的。書中主人翁名衛斯理,讀來頗有無端之感。後來倪匡夫子自道,說有一天經過山邊一條小村,叫衛斯理村,便拿來作主角名稱,其思想跳脫不群,可見一斑。他給我印象是一名頑童,誰料是一名大作家?
《黑貓》出現,一鳴驚人
倪匡的科幻系列,第一本是《黑貓》。寫得神秘詭異,緊張刺激。許多科幻描述,又合科學情理,令讀者追讀之情,不下當時的金庸小說,可見成功之極。
當時倪匡尚未在公眾視野露臉,朋友們在追讀之餘,均互相詢問,倪匡究竟是什麼人物?有人打趣地說,他是外星人吧?許多年後,朋友中竟爭辯《黑貓》的封面設計,反映對倪匡作品的重視。後來真相大白,原來此書印製多次,封面設計不同,當然賺了不少錢。
倪匡的科幻系列,叫好叫座,成為當時風靡青年流行讀物。吾友當年入息不多,卻買了一本又一本,據說有一整套。筆者因利乘便逐一借閱,可是讀了十本八本,興趣便淡下來。原因之一是故事默成公式,有時有跡可尋,有時天馬行空,夫子自道,未必自圓其說。
而筆者思想日趨成熟,喜歡探討真實的人生世界,對科幻興趣漸減。另友對他的作品印象說故事開場極好,但收結草草,令他失望。雖然有些人都有這種說法,但圈子中朋友們仍愛讀愛談倪匡,可見他對時下青年的魅力。
不知誰說過,倪匡對「貨物出門,再不相認」,筆者則深信倪匡有這種說法。因有寫稿為生好友,同樣是這種寫作態度。他說每一個字都是生財工具,格子換銀子,出門便算,哪有工夫翻讀修繕作品?倪匡以作品產量多馳名,爬格子外還寫電影劇本,後來客串電影演出,更上電視,趕這趕那,怎能字字斟酌,結構周全呢?
筆者實在替大作家倪匡可惜,他的才華無庸置疑,應留下刻劃時代,震撼文壇的傑作。縱然不能像金庸每部作品都修繕,也該拿一兩部自己稱心的作品陶鑄一下,方不負潛才。筆者總以為好作品應以質勝而非以量勝,質勝可以流傳後世成社會文化資產。
倪匡曾與金庸合作及代筆
倪匡可以隨時同時寫多類作品,除了科幻小說,他也可以寫《女黑俠木蘭花》一類社會奇情小說,吸引另一類讀者。倪匡也寫武俠小說,以岳川為筆名。《明報》後來周日加印「東南亞周刊」,隨報附送,以增加銷路。附刊中有一段金庸和岳川合著的武俠小說,便是後來的《俠客行》。
當時大家不知道岳川便是倪匡。曾和朋友討論怎能合作寫小說呢?朋友說,大扺金庸起故事大網,由倪匡執筆行文吧,此說順理成章。但現在想來,金庸大致修訂時把岳川的筆墨刪去了。
文壇上最為人樂道的是倪匡曾在《天龍八部》中替金庸續筆一段。此非文壇秘密,金庸曾公開說明前因後果。原來金庸赴外國出席會議,不欲當時連載的「天龍」斷稿,使讀者失望,便議由倪匡續筆。金庸還說倪匡寫完後要給董千里過目,需要時由董潤色一下文字。
於是倪匡欣然揮就,寫的是丁春秋星宿派出場一段,阿紫刁蠻潑辣,行事率性任性。還有天竺惡僧腳踏巨蟒而來,讀來神奇有趣。筆者當日亦有追讀,頗覺為神來之筆。但當時讀者都不知道由倪匡執筆,因為倪匡不屑阿紫惡行,自出主意寫阿紫雙目被弄瞎。
聽說金庸回來,對此新加情節不以為然,但只好將錯就錯,阿紫仍是雙目失明。過了許多年金庸修訂《天龍八部》時便把倪匡代筆一段刪去,說明不好意思把別人之作刊到自己名下,作為交待。
其實這段倪匡寫得頗為有趣,並非敗筆。而金庸刪去亦有其道理。及後許多文友反而追尋倪匡手筆這段下落,至今難尋縱跡。
倪匡活像老頑童
回說金庸要倪匡寫後給董千里過目,怕是倪匡趕寫文字粗糙,與全書格調不合。其實倪匡行文流暢,略欠文采而已。筆者後來無意中讀到倪匡寫的《聊齋新編》,把文言的《聊齋》故事以語體文寫出來,文采斐然,不看署名不相信是倪匡寫的,頓使人另眼相看。
如今倪匡耄耋之年,胖胖如富翁,仍是嬉嬉哈哈的,活像金庸筆下的老頑童,筆者謹藉此文遙頌倪翁健康長壽,快活逍遙。
原刊於《信報月刊》,經作者修繕後授權本社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