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奧會花落北京和張家口,消息傳來,國人自有成功的喜悅。然而,與14年前北京贏得2008年夏季奧運會主辦權時舉國狂歡相比,輿論已冷靜許多。公眾期盼辦好這屆冬奧會,更期盼冬奧會能夠為舉辦地乃至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留下一筆寶貴的經濟社會遺產。
有中央政府強有力的支持,有2008年奧運會等大型體育賽事積累的豐富經驗,七年後,中國必將舉辦一屆精彩安全的冬奧會。然而,從申辦冬奧會起,就有不少人士表達憂慮:未來,體育舉國體制會不會再製造一次冰雪運動的「金牌大躍進」?冬奧會如何取得總體上合理的成本收益比,而不只是賬面盈利?
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中國獲得51塊金牌落幕之時,我們就曾提出「舉國體制淡出正其時」的主張。事實上,在感受北京奧運洗禮、手握51金之後,公眾的金牌情結大規模釋放,制度關注正在上升。建立在計劃經濟基礎上的舉國體制,受到愈來愈多的質疑。近年來,體育領域的市場化改革有所推進,舉國體制的範圍收縮、根基動搖,商業體育的擴張、體育產業的崛起,都是可見的事實;中國網球界出現李娜這樣耀眼的世界明星,更是令人振奮。
不過改革從來都難。真正告別舉國體制,完成體育領域的全面深入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正處在增長方式轉換的關鍵期,服務業發展和內需市場啟動都在呼喚體育產業的迅速崛起,而舉國體制以壟斷方式佔據了競技體育的大量資源,仍然是體育市場化的最大障礙。
壓力與機會並存
正因此,申辦冬奧成功對於體育體制的改革,可謂壓力與機會並存。無論如何,在改革將進未進之時,申辦冬奧成功不可成為強化和擴大舉國體制的理由。中國畢竟不是冰雪體育的強國,在2014年俄羅斯索契冬奧會上以三塊金牌位列第12位,已屬不易。如果為2022年的「體面」搞金牌大躍進,不惜一切代價搞舉國體制,去爭獎牌大豐收,則萬不可取。
與此相反,藉此機會推動全民健身與冰雪運動,促進體育改革深化則是正道。此次冬奧會《申辦報告》沒有專注於競技本身,而是更側重推動大眾體育,這是可喜的變化。釋放民間體育活力,就要敢於對體制上的阻礙因素「動刀子」,這正給人希望。須知得益於中國的改革開放,國人早已能對體育比賽勝負持平常心。過度執念於獎牌榜,勿寧說是體制慣性使然,或說是少數既得利益者凸顯自身存在的一種博弈策略。
如今,承辦龐大的體育賽會,還被視為加速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形象、展示國家實力的重要方式。國際性的亞運會、亞冬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輪番上演,國內的全運會、城市運動會、農民運動會一個接一個。這種狂熱並不理性也不經濟。
其實,這些大型體育賽會大多是簡單複制既有模式,並未探索出有效的商業運作模式,其對城市發展的促進呈「脈衝式」、局部化特點。政府在其中往往扮演「兜底」角色,缺錢給錢,要人給人。如果說「唯金牌論」是舉國體制的老弊端,那麼,好大喜功卻又缺乏商業理性的辦賽潮,則是舉國體制更需革除的新包裝。
能否給市場讓出空間?
2022年冬奧會能否趟出一條新路,國人正熱切期待。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北京與張家口應該有所作為。它們可以在冬季項目上先行探索,尤其是其產業運作,放手交給市場調配,激發各方積極性。關鍵在於簡政放權,給市場留出足夠空間。
冬奧會還被寄望推動京津冀一體化。張家口本為繁華商埠,數十年來發展停滯。冬奧會為其振興提供了一次難得機遇。但是,時下輿論熱議的,無非旅遊產業、運動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這對拉動張家口周邊貧困帶的發展,無疑力有不逮。何為適合張家口特點並有強大規模效應、帶動效應的產業結構,尚有待探索。
談到京張一體化,首先要避免北京受益、張家口承擔「奧運後遺症」的尷尬局面。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佔奧運會支出的大頭,且由舉辦城市自願投入。怎麼籌資,用在何處,如何核算,如何問責?是簡單地從舉辦冬奧會出發,還是為京冀一體化謀篇布局?均直接考驗兩地的智慧。此外,兩地隱形的融合更加重要。在服務均等化、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等方面,冬奧會能否消除人為壁壘,更將是一個嚴峻挑戰。
日前中國申奧代表團向國際奧委會作最後陳述時,數位代表提到可持續發展,這是一個積極信號。真正把奧運當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而不是面子工程,勇敢拋棄一切與此相悖的體制和觀念。倘如此,則中國得以主辦冬奧,就是真正的機會。
原文為2015年8月10日出版的《財新週刊》第31期社評,本社獲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