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謂追根究柢之柢,寫作「底」亦可,蓋兩字通用也。是耶?非耶?柢確與底通假,但若說歸根究柢,還是用柢為宜!起碼,字書是如此說的。
底、柢之別
底,《說文》:「底,曰下也。」《文遷.宋玉.高唐賦》:「不見其底(下),虛聞松聲。」段玉裁注曰:「下為底,上為蓋。」——所以我們常說床底下,捲鋪蓋。底,多指「事物的末端」,如眼底、年底、月底、底稿和底細等等。
柢,樹根也,《說文》:「柢,木根也」;《說文注》:「葉之根曰蒂,樹之根曰柢。」《韓非子.解老》:「根者,書之謂柢也;柢也者,木之所以建生也。」又《漢書.鄒陽傳》:「蟠木根柢,輪囷(音菌,ㄐㄩㄣˋ,圓形穀倉)離奇。」張宴注:「柢,根下本也。」也就是說,植物主幹往下蔓生的叫做根,直長的就叫做柢。故柢,有底之義,並通邸——《爾雅.釋器》:「邸,謂之柢。」(注:根、柢,皆物之邸,邸及底,通語也。)不過,若是露出地面之根,則稱為「株」(寓言有「守株待兔」故事)。其後,事物之基礎就稱為根柢——根柢已聯綴成一詞矣。
「根柢」合,必用「柢」
比喻根基十分穩固,不易動搖的「根深蒂固」一語,很早就見之於典籍;如《老子》說:「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韓非子》則說:「柢固則生長,根深則視久(耐看)。」《晉書.劉頌傳》又言:「建諸侯而樹屏藩,根深固蒂,則延祚無窮。」而《三國志.魏書.荀彧傳》更指出:「昔(漢)高祖保關中,(漢)老武據河內,皆根深固本,以制天下。」所以,不論根深蒂固或深根固柢,根深固蒂、深根固本抑或根柢深固,都是形容根基深厚和堅固;追根究柢或追究根柢,俱言追事情最初的原因和根源;歸根結柢、歸結根柢,則指歸結到事物根本,也是直接了當的意思。
但是,由於有典有則之故,追本窮源,刨根問底,追本溯源,窮源竟委,探本究源——雖然單字可以通假,但若根柢兩字合用時,就得用根柢,查一下字典就可以知道,未有字書說,得以「柢」代「底」的!熟與孰字是可以通假的,但若小強把熟女「變成」孰女,才四十出頭,風姿綽約的小強媽嬭,是否是可忍「熟」不可忍呢!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