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災不應動搖金融開放

當前對股災教訓的反思,更多應集中於如何完善市場體制和監管技術。將板子打在金融開放身上既無事實依據,亦不合基本邏輯。
金融開放有淪為股災「替罪羊」之虞。自6月股災發生以來,對其原因及教訓的討論和反思不絕於耳,見仁見智。有一些財經官員和市場人士認為,股災能由政府較為迅速地控制,幸賴資本賬戶尚未全面開放,由此,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化等改革措施亦當緩行。這一因小失大、本末倒置的觀點,實不足取。
 

金融開放與股災 不存必然關係

 
股市發展與資本賬戶開放是不同層面的問題。無論從哪個角度講,股災都不應綁架金融改革,動搖金融開放;特別是按中央決定堅定地推進利率和匯率改革,實現資本項下可兌換,這樣重大的改革進程不應受到實質性影響。
 
須知金融開放並非釀成本輪股災的主要原因。對本次股災,歸因於基本面不支持前期牛市者有之,歸因於強力去槓桿致使泡沫驟然破裂者亦有之,歸根結底,本次股災的發生仍是由中國資本市場自身的不成熟所致。如識者所言,中國股市以中小散戶為主,極易形成追漲殺跌的「羊群效應」,從而造成股市暴漲暴跌,而場內外巨大桿槓又極大強化了這種效應。於監管者而言,無論是此前的過度加槓桿和猛烈去槓桿,還是救市時的慌亂與失態,都暴露出了市場監管制度的缺陷。
 
因此,當前對股災教訓的反思,更多應集中於如何完善市場體制和監管技術。將板子打在金融開放身上既無事實依據,亦不合基本邏輯。中國在資本市場開放方面,一直進展有限,外資進入中國股市的渠道和量級都還極其有限,根本不足以釀成股災。而在資本管制更加嚴格的2007年至2008年,A 股市場的股災仍舊發生。足見金融開放與股災二者之間,並不具備必然關聯。
 

中國亟須改革金融

 
正本清源,金融改革的核心目標是為了助力實體經濟的發展。隨着中國加入 WTO 和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化,中國經濟已深深融入全球化進程。中國亟須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增強自身國際競爭力,實現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有效配置。特別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正在就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開展評估;由於加入 SDR 要求貨幣「在國際上被廣泛使用」,中國有必要加快資本賬戶開放進程。從這個大背景看,利率、匯率改革和資本項下可兌換如期推進,有極其重大的戰略意義。即使就近期而言,這些改革也可極大地便利對外貿易,有利於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並與中國崛起的大國地位相匹配;就長期而言,這些改革正是度過增長速度轉換期、實現長期穩定發展的前提條件。這關乎更大的全局。
 
不必諱言,金融開放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同時也蘊含着風險,如操之過急,國內經濟秩序可能受到一定衝擊,股市亦不例外。例如,倘進一步推進資本賬戶開放,可能會增加資本在國內外市場流進流出的規模和速度,股市波動也會相應增加,這就對市場監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國際經驗表明,金融開放並不會必然造成股市的大幅上漲或下跌。股市指數的波動自然也不應成為檢驗金融開放是否有必要的標準。如果顧及股市一時的起起落落而輕棄金融改革開放,那將因小失大,從長遠看既不利於經濟發展,也不利於資本市場的完善。
 

三方面做好金融改革

 
金融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理應協調推進,但這要求後進的部門務必迎頭趕上,卻並不意味着先行推進的領域應駐足等待。中國1996年宣布實現經常項目可兌換,迄今已近20年,事實表明,等不是辦法。在推進資本賬戶開放的進程中,必須更加重視強化宏觀審慎管理,加快監管水平和監管技術的提升,提高對風險的監測和抵禦能力。三件事必須做起來:
 
首先,應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部署,加快推動利率市場化等與資本賬戶開放配套體系的改革,將資本賬戶開放與利率、匯率等改革統籌協調,穩步推進金融開放;其次,要強化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一行三會」應建立統一的金融大數據平台,以及一體化、標準化的支付清算體系,從技術和硬件設施層面,清除障礙,並為金融開放夯實基礎;第三,要調整當前金融監管條線分割的格局,適應跨界金融的現實,推進金融的功能監管轉向。
 
金融開放順應全球化大勢,是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之舉,總體利大於弊。重視開放中蘊含的風險是必要的,但封閉和控制比開放和流動更危險。而部分利益中人挾股市以自重,煽民情以自肥,不惜危言聳聽,更須格外警惕。政府在履行維護金融穩定職責之時,必當明辨穩定治本之策。堅定推進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化和資本賬戶開放仍是當務之急。
 
 
原文為2015年8月3日出版的《財新週刊》第30期社評,本社獲授權刊登。

胡舒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