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原先坐在蓆上。到了漢代,才逐漸受游牧民族的影響,引入「胡牀」。 胡牀又稱「交牀」、「交椅」,因為這種椅子的足可摺叠起來。交椅的前身是「馬扎」。馬扎是作上馬用途的;原來的設計是四足相交,形狀似走動的馬。後來在馬扎加上靠背,變成交椅。所以椅子是有靠背的,沒有靠背的坐具是「凳」。
實際上,交椅未傳入的時候,中國人已製作家具。早於商代,便出現安放食物的「俎」和上置器皿的「禁」。這些小型家具一般是長方形的,附四小足。
商代的鼎,鬲等炊食器只有三足。至於盉、爵等酒器,亦是三足的。但在家具方面,則不能不放四足。這四足的觀念可能源自房屋建築。房屋一般需要四柱牢固在地上,用來支撐屋蓋。古人將建屋的原理應用在家具上,於是家具中的椅子主要有四足,去承托像平面屋蓋的坐板。
古時宮廷的走廊頂部和兩旁都有凸出的飾物,這通道口叫「壺門」。椅子的足部若附有牙條裝飾,這兩足之間的佈局也依建築的術語稱壺門。
唐代出現四足直立的椅子
到了唐代,逐漸流行高足家具。除交椅外,便出現四足直立的椅子。
屏風與椅子原來是有關係的。屏風早於周代已是流行的家具;當時的屏風稱「扆」。椅子的靠背竟然借用屏風的造型,造出皇室貴胄所坐的大型椅子,尊稱「寶座」。寶座的靠背一般作山字形,即靠背分三部分,像三塊屏風拼合一起,但中間的部分高出左右兩面。宋代的「太師椅」和寶座的形格一致,只不過寶座的坐位較寬長。這兩種椅子均有扶手;扶手其實取材自建築上的圍欄。
流行的椅子當然不是體積大的寶座和太師椅。一般椅子的靠背不作屏風式,而是坐位後方的兩足凸起,成為兩柱,用來支托橫木。這橫木稱「搭腦」,即是枕木,作為頭部倚靠。靠背則在這兩後柱之間,它的頂部和搭腦(枕木)連在一起。
在椅子四足之間置「管腳棖」把各足互連一起,發揮穩固作用,這關係相等於房屋的直柱和橫樑。椅子後足的管腳棖在位置上是高於前足的,象徵「步步高陞」。房屋的結構卻沒有這吉祥的寓意。
總言之,椅子的構造恍如建屋;四足如四柱,用來承托如屋蓋的坐板。坐板旁加設扶手,就如屋蓋上置圍欄。椅子的靠背便像屋蓋上的後方配上屏風。
自宋代開始,這些有靠背和扶手的椅子可分兩大類,均稱「官帽椅」。一是四出頭官帽椅,即搭腦和扶手四處皆伸出頭來。二是南官帽椅,即搭腦和扶手皆不出頭。其實不出頭的官帽椅在木料和手工方面均有較高的要求,因為木條的嵌接處不可脆弱,亦不可鬆弛。
宋朝「官帽椅」 「長出」飛鳥翅膀
宋朝時候,官帽的兩側橫伸出像飛鳥的翅膀。古人認為出頭的椅子與展翅的官帽相似,同時官帽和椅子都是前低後高的,因此稱這些造型的椅子為「官帽椅」。
除官帽椅外,還有「圈椅」,即搭腦不是橫伸的,而是下彎形狀,結合搭腦和扶手的作用。
另一類椅子則沒有扶手,但搭腦出頭,叫作「燈掛椅」,大抵從出頭的官帽椅簡化出來。
還有一種椅子,它的扶手和靠背差不多同一高度,稱「玫瑰椅」,造型別樹一格。坐起來,須挺直腰背。南方又叫「文椅」,因為文人大多喜歡它的形貌和作用。
古代的家具工匠都是師徒或親屬關係的。他們沒受過教育,只懂數字和繪圖。工匠們便以這些簡單紀錄,加上口述,把他們的木工技藝世世代代相傳下來。因此,每代工匠皆學習同樣的圖樣和尺寸,結果造出來的家具在造型、結構和尺寸等方面都沒有變化。由此緣故,不同產地的椅子雖然用料不同,但竟然是大小相同、款式一致的。
自古以來,中國各地各有本身的民俗和生活習慣。說不同,吃不同,穿不同,但所坐的東西卻相同。椅子竟巧妙地成為團結中國人的一種工具。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