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與漢字研究

文字研究,十分迷人;但是,現代漢字研究,似乎更加迫切;全球使用正體漢字的,不夠6000萬人口,主要使用者在台灣、香港、澳門及海外一些中文報刊。正體漢字該如何面對這一情勢?
報載台南縣南科南關里遺址挖掘出土獸骨,以狗骨最多,距今約4500至5000年左右。這個發現,進一步旁證了我們遠祖,確曾以狗肉做為主要肉食之一。
 
狗,古早即有「地羊」之稱,而自然的然,起初作「肰」(音同然),就是狗肉(月),其後,再加上火(灬),說明狗肉是用煮的、烤的——就像家常菜一樣自然,也表徵了遠祖熟食的開始;因此,然,也就是燃燒之意,把火加上去作形符,將然作為音符是一個踵事增華之後設字。不過,這也看得出漢字演進之邏輯性:兩點水為冰,三點水為水(後定形為形符,如蕩漾);一點為火,燈中之火火主也;而四點則為火,而且置於字底部,以突顯火形狀。
 
另外,南科遺址還挖鋤得4000多年前,產自澎湖橄欖石製成之石鋤、石斧和石錛等農耕和「工作母機」。如錛,音奔,是用作平木之具,大概即今之刨或削刀;亦即《中庸》所說「伐柯(執一把斧柄)伐柯(打造另一把同樣的斧柄),其則不遠」的刨具。
 
大陸學者在內蒙翁牛特旗高日蘇大里山,發現距今約有5500年至4200年間,屬於紅山文化晚耕,至小河沿文化時期的岩畫數千幅;其中,12幅附有上下連貫的初始文字符號,372幅附有獨立體、初始文字符號。寧夏先前也發現距今約7、8000年的大麥地岩畫,數量且超過內蒙大黑山。如果這些「圖畫文字」,能夠放在漢文字演變脈絡中去深化研究,則不啻為結繩記事之後「丁公(繩文)陶片」出土之後,又一次重大發現,追溯92年元月濟南市東南龍山文化中晚期遺址的甲骨文源起。
 
然而,也有大陸文字學者認為,確認某些符號為「文字」,將有確切證據;否則,難以認定即古文字,不過,也許最不具爭議性的是文章的文字,古字是「乂」(通紋),是真正成為第一個漢文字的字。古文字研究,十分迷人;但是,現代漢字研究,似乎更加迫切。試想一想,目前全球使用大陸簡體字者超過13億人口;而據估計,全球使用正體漢字的,不夠6000萬人口,主要使用者在台灣、香港、澳門及海外一些中文報刊。正體漢字該如何面對這一情勢?

彭家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