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學是一門以客觀態度觀察及了解地球及其岩石之學科。通過地質學,我們可嘗試了解地球的過去及其隨着時間出現的變化。
氣候暖化加劇 肩負責任學習
單看這個定義,地質學似乎跟我們日常生活沒有什麼關係,甚至過於學術性,但若我們多留意近年的媒體報道,當中有不少篇幅提到,人類活動正對地球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科學家已經發出大量有關地球的警告,包括氣候變化、空氣及水源污染等。
而開發頁岩油、地下核試及建築水壩則被認為可能引致地殼反應。更甚者,有專家認為我們已經踏入「人類世」的新世代──人類就是改變地球的最主要角色,而且改變將是破壞多於改善。
我們除了以科學態度認識和關切地球,亦可以從歷史角度探討古往今來在地球上發生的事件;我們也可嘗試從地質角度去了解這些地球事件的前因後果,作為人類和地球互動結果的參考。學習地質及地史學,可以讓我們加深了解現今地球的問題,這不單能滿足個人求知慾,也是一個肩負社會責任的學習方向!
從事地質研究領域的人員,當然是專業地質學家或地質師。作為業餘愛好者,筆者則可透過閱讀地質專家的觀察結果、參考和比較他們的研究心得,由淺入深去觀察和理解地質和地貌。此外,筆者亦報讀本港大專院校的地質學課程,翻查大量中國地質資料,在學習過程中做了海量筆記,再把筆記編輯成書與讀者分享。
換句話說,這是一本個人的學習紀錄。我希望作出的一點貢獻就是,把地質專家們複雜難明的理論及觀察研究結果,化為一個較容易被業餘愛好者吸收的資料。在編寫過程中,我時不時重讀已寫成的部分,亦發覺能溫故知新,我衷心希望本書對地質同好者也有相同的幫助。
鮮有入門參考 鑽研出版貢獻
作為社會一分子,我們都會希望了解身邊事物的來龍去脈,我們亦希望認識多一點足下的地球──這個我們唯一的家鄉,這裏包含了孕育人類的一切東西,讓我們的祖先得以存活。相比於了解一個「現在式」地球的地理、人物、動物和植物等,我們也許會同樣想知道地球的「過去式」,從而鑑古知今,究竟是什麼原因令這片土地變成現在的樣子、什麼力量使地球上中國的那一部分從過去的模樣轉變成現在的模樣。這就是地質學要研究的領域。
可是,不少讀者可能都有類似經驗:在書局、圖書館或網上找尋這方面的資料時,很容易就找到有關地球歷史、地球地質史等書籍或材料,但要找集中討論中國的地質和地質歷史的通俗讀物則很困難。我們知道,在過去300多年的時間裏,有關地質及地球歷史的探討,在歐洲及北美往往是一項除了少數專家之外、一般大眾亦會感興趣的題目。
當然,中國地質學在過去100年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大部分的地質學知識及對這方面的興趣,除了近期恐龍化石等外,似乎仍然集中於學術界及礦業界。中國在自然資源以及能源勘探方面,在學術界已經有很蓬勃的發展,但由於種種原因,這題目仍然罕有進入大眾視野。
過去,作為執業多年的內科醫生,我在工餘時間鑽研這門興趣和學問時,也遇到同樣難題,亦曾經遍訪公共圖書館、書店、二手書店、中港台網上書店及網上資料,卻只能找到極少與中國地質學相關而對業餘愛好者有價值的資料。不過,這些困難卻激勵了筆者要編寫一部介紹中國地質的參考書籍,獻給業餘愛好者。直至我退休後,我有了更多時間去找資料、問專家,便開始着手著寫這本《中國地塊解讀》,供大眾及地質愛好者參考閱讀。
綜合權威成果 雙語對照呈現
在本書中,我不會提出任何主觀見解;相反,我是客觀地報道和整理地質專家觀察到或發現了的中國地質現象或研究結果,再把這些基本信息盡筆者能力所及地呈現給讀者,以激發大眾對地球歷史的深入理解。除了筆者到中國旅遊時所學到的知識之外,不少材料是透過地質學家朋友、老師及自己閱讀研究論文、書籍和講座掌握的。通過這些學習,令我對中國地質有初步的了解。
我非常感謝地質專業人士提供的有用參考資料,讓我可以在這裏與大家分享。本人在此特別鳴謝幾位香港大學資深地質系教授給予寶貴意見,其中包括中國地質權威所給予鼓勵和指正內容上若干錯誤,並且分享了珍貴的中華古地層板塊圖。當然,本書中一切錯誤,仍屬本人責任。
此書以中英雙語寫成。一些雙語讀者可能像我一樣,發覺兩文對照的學習材料比單純中文或英文,更有助加強知識的吸收和學習。我是花了不少時間翻譯地質術語的中英詞彙。此外,書中保留了引用資料的原文語言,不論中文或英文。我亦將其資料的意思互譯,以方便讀者對照參看時,可以更深入掌握其中內容。
在我互譯中文或英文原材料時,偶然會碰到一些地質學術用語和古代地理名稱,筆者花了不少工夫才找到適當的對譯。無論如何,我已努力將相關資料挖掘出來載於本書中,希望對愛好地質學的讀者有所幫助。
雖然我以一位業餘愛好者的身份編寫此書給其他業餘愛好者,但我發覺時而無法完全避免收錄一些複雜的名詞、術語和地質概念。若讀者遇到這些內容時,我建議大家可以通過簡單的網絡搜索以找到所需要的輔加解說。我推薦使用谷歌、維基百科或百度進行搜尋,前兩者相當方便,後者則特別有助於較罕見的中文術語、概念及中國地方名稱。
本書所引用的材料,筆者多已經標示了出處,並向相關作者致意,但亦恐防掛萬漏一。若有錯漏之處,謹此致歉,並請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聯絡筆者,以便在以後版本中作出更正。本書亦有小量圖表經翻查後仍未能找到原作者,希望原作者見諒,並批准引用。若能來函指出,將在再版中補充,並作出必要安排。本書旨在以非牟利方式向普羅大眾傳達地質學資訊,希望得到各界支持。
構造板塊理論 地質學之根本
對筆者而言,學習中國地質學的最佳起點是找到相關的地圖作為入門指南,最理想是能夠同時簡單地表達地質和地質史資料的地圖。近幾十年來,地質世界幾乎一致同意「構造板塊」就是地質學之根本,所以作者亦同意最適宜去找一張中國構造板塊地圖。
補充一提,近幾十年來,在中國地質學界解說中國地質板塊結構及形成的歷史,一直都有幾個不同的理論及一些爭議。在國際上流行的「板塊理論」是其中之一。板塊理論之適用於中國地質學及作為了解地質的工具,是一個較諸歐美更近期的共識。
通過大量地質學術研究、研討會、論文,在過去20年左右,板塊理論在中國正被大多數地質者認同。亦即是說,始於德國科學家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於1912 年發表關於大陸漂移的看法,在後來被修改成為板塊構造的理論,至現在大方向上亦已被認同適用於中國地質。這一結論為持續數十年的學者之間的爭論作出了一個階段性的總結。 有關國內對中國大地板塊活動的一些認知,我們會在附件一、二中作較詳細的討論。
當找到合適的地塊構造地圖以後,我們可以把此圖作為藍本,把中國地質之細節在我們學習的認知上一一安放在地塊圖的框框上。當然,這些地塊圖表難以避免地包含了科學家主觀以及客觀推理的成分,亦難保將來有一天,這些地塊構造地圖會像後浪推前浪一樣,被更新的地塊構造地圖取代。即使這樣,在目前這一階段,我們仍然可以好好利用這個工具,憑着我們的智慧去探索中國地質的來龍去脈。
由於中國地塊構造地圖十分重要,筆者特意把它重覆放在書中每一章節之前,以方便讀者閱讀參考。此外,我還準備了一系列的地圖,當中包括了「中國地塊構造」的透明膠片,讀者可用以疊合於「中國地勢與行政區」地圖上,這樣便更容易比較及了解中國不同地區的板塊、地形與省市位置的關係。 此外,「中國地塊構造」的透明膠片,亦同樣可放置於「中國地質簡圖」或「中國變質岩簡圖」上,以取得各大地塊、主斷層與中國主要地質與變質岩層之間的有趣關係。
在每一章節,筆者加入「地質足迹」環節,以選擇性地描述該章節內之地層地質景點或特徵。最後,當你看完這本書之後,請勿吝嗇與筆者分享你的寶貴意見,我非常期待收到你的意見!
原文為《中國地塊解讀》序言,題為編輯所擬,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新書簡介:
書名:《中國地塊解讀──與地質愛好者一起探索》
編著:曾慶田
出版日期: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