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金融資本家志在創造一個物欲橫流的世界,名正言順地提倡所謂「炫耀性消費」,還打腫臉龐認胖子,竟把消費數字作為衡量一國 GDP 增長的主導項目。這樣以不斷消費實際是不斷浪費的方法來提高生產力,豈不是做着與斯密所論述的社會資本增加原理相反的事麼?華爾街資深預言家彼得・D・希夫(Peter D Schiff)在金融海嘯發生的前一年(2007年)就為我們指出了真相:
以消費為主導的(按:佔七成以上)GDP 增長並不是衡量一個國家創造了多少財富的標準,相反,它是衡量一個國家破壞了多少財富的標準⋯⋯最後的結果就是(按:以下均指美國)每年高達8,000億美元的貿易赤字,3,000億至4,000億美元的預算赤字,以及8.5萬億美元的國債⋯⋯美國正快速接近一場完美的風暴,隨之而來則是貨幣體系的崩潰⋯⋯因為當前的美國既沒有儲蓄,也不參與生產,而是不停地消費和借貸,日區依賴國外的供應商和借貸機構。也就是說美國將面臨著一場即將到來的貨幣危機。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妥善處理,那麼美國人的生活水平將會急劇下降。(見 Crash proof : How to Profit from The Coming Economic Collapse 北京中信陳召強中譯本 頁4-5)
風暴果然發生了。美國在吃了幾年甜頭之後終於在2008年發生了金融海嘯,美元危機四伏,房地產泡沫爆破,大金融機構破產,支柱工業汽車企業面臨停產,失業率攀升,人民生活水平在下降。斯密那隻「無形的手」到了美式金融資本主義那裏似乎一不大靈光。從小布殊到奧巴馬,在經濟政策上都沒有甚麼新思維;依然靠亂發鈔票來補貼金融機構和支柱工業。他們恍惚要硬着頭皮,,再接再厲把消費主義的路走下去。
「自利」真的是自利嗎?
其實,所謂「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是用自己的「貪欲理念」來歪曲斯密的「自利理念」。斯密提出的自利理念見於《國富論》卷一〈論促成分工的原理〉一章:
在文明社會裏,每個人都需要許多人的合作與協助⋯⋯他若想完全依賴別人的恩惠,那終究是痴心妄想。不過,如果他能朝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喚起別人自愛的心理,讓他們覺得照他的要求協助他,對自己也是有利的,他就比較可能達到目的。(見前引同書頁30)
斯密這裏所說的「自利」或「自愛」是一種人之常情,而且這種常情之可用,其出發點乃基於互助與互利,而非求個人之貪欲得到滿足。事實上斯密並不認同欲望應該不斷膨脹,他在《國富論》很多地方都批評貪婪與浪費,因為他對貪欲有很透徹的理解:
就每個人來說,他對食物的欲望限於肚子狹小的容量;但是,在住屋、衣服、馬車和家具方面,他對各種便利品和裝飾品的欲望,似乎沒有任何止境或確定的界限⋯⋯(同上引頁212)
發展貪欲,只有造成浪費,而浪費造成社會資本累積的減少。所以,他認為:「從任何觀點來看,每個生活浪費的人,都是大眾的敵人,而每個節儉的人都是大眾的恩人。」(同上引頁401)其原理斯密是這樣看的:
浪費的人會把資本引入歧途⋯⋯如果某些人的浪費無度還沒有被其他人的節儉彌補,那麼每一位浪費者挪用勤勞者的麵包給懶惰者吃的行為,不僅會讓他自己趨向貧窮,也會使他的國家趨向貧窮。(同上引頁407-408)
葛林斯潘的修辭
但新自由主義經濟的執行政客葛林斯潘怎麼說呢?他說:
證據顯示,快樂主要取決於我們對生命的看法及相對於同儕的成就。當繁榮擴散時⋯⋯許多人害怕,風狂的競爭與變化會威脅到他的身分地位感受。而這一點,對他們的自尊卻相當重要⋯⋯一旦新的有錢人適應了較好的生活時,其滿足感很快就褪色。新的滿意水準馬上就變成「普通」。人類任何的滿意程度都是暫時的。(見Greenspan同書中譯本頁311-312)
因此他下結論說:
快樂取決於吾人的所得和同儕甚至於模範角色的比較結果,遠大於我們實際賺到的絕對金額。(同上引)
他是想利用這種比較或模仿性消費的心態或炫耀性消費的虛榮來刺激生產。於是他便「理直氣壯」的說:
資本主義的成就不容否認。市場經濟這幾個世紀以來非常成功,其方式是徹底消滅無效率和不良設備,並獎賞那些為消費者需求設想,以最有效的方式運用勞動力和資本資源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的人。新科技則盡一步把這個無情的資本主義過程推進全球規模。(同上引頁310)
這位新自由主義經濟政客,不惜歪曲了資本主義的歷史來為他的消費主義貼金。從上面的分析,他們是妄想用不斷消費也就是不斷浪費的方法來改變市場經濟供求關係的規律,以達到資本家貪欲向全球擴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