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追究病毒責任的變局

要論向中國索償,無疑太遙遠。美國需要做的,是國會先舉行公開聽證會,就病毒來源是否美國國防部批款、被達扎克濫用,由國會聽證會類似審查前總統甘迺迪被刺案一樣,提交一份跨黨派的報告書,然後才是討論賠償責任。

拜登即將訪問歐洲,就病毒和中國問題,尋求與歐盟共同立場。他對選民雖然人氣不足,對於西方盟國卻有人緣。美國國內民意達68%,強烈要求徹查病毒來源、追究責任。因此追究中國賠償,逐漸會成為西方主流。

過去一年,美國「攘外必先安內」,民主黨和自由派視特朗普為唯一的人類公敵。結果就是當特朗普的內閣官員如經濟事務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聲稱病毒來自中國的實驗室,「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美國主流傳媒與社交媒體全部視之為種族主義陰謀論。今日輪到這些人轉軚。

但是要中國賠償,有重重的技術和法理困難。

美國內耗失時輕忽病毒擴散

首先要證明中國是新冠狀病毒的原創製造者。但是到目前為止美國傳媒揭發此病毒的原型,由美國的病毒研究機構外判給中國作「來料功能加工」(Gain-of-Function Research )。其中關鍵人物,是美國籍英裔病毒生態學家達扎克(Peter Daszak),將美國國防部批出的3900萬美元研究經費,部分轉交中國武漢實驗室作「研究加工」。

達扎克的研究機構被指策劃欺凌行動,在科學界引帶風向,把「實驗室洩毒論」扣上陰謀論帽子,令大部分科學家不敢提出質疑,更有科學家因提出實驗室起源而遭到死亡恐嚇。達扎克同時被批評有明顯利益衝突,因為他不但與中國尖端病毒學家石正麗一起喝白酒、唱卡拉OK,同時也是隸屬世衛組織的專家,一直支配世衛官方意見,一口咬定病毒來自野生動物市場。

至於福奇(Anthony Fauci),則被美國傳媒披露私人電郵,按照達扎克提供的說法,加上美國官方的認可。當時特朗普對此表示懷疑,後來要解僱福奇,但由於美國主流媒體與左翼對特朗普懷有「對人不對事」的刻骨仇恨情緒,福奇變成一名英雄科學家,代表了所謂的科學真相,而特朗普則是一名散播陰謀論的暴發戶大老粗。

於是美國浪費了一年時間,因為民間對於病毒的輕視,期間近百萬人死亡。現在回過頭來,又覺得特朗普那時說的不是陰謀論了,開始着眼於追究中國賠償。

國際缺乏具有公信力的法庭處理「中國賠償問題」。海牙國際法庭乃無牙老虎;聯合國則公認是一個笑話。。(Shutterstock)
國際缺乏具有公信力的法庭處理「中國賠償問題」。海牙國際法庭乃無牙老虎;聯合國則公認是一個笑話。。(Shutterstock)

美國帶頭求償只是政治姿態

但中國不可能賠償,因為即使真相浮現,病毒的雛形若證實為美國提供,來料加工,也是美國專家達扎克與中國武漢實驗室簽署的協議,中國可以聲稱這個層面並非政府和官方可以負責任,只是專業層次。

第二是中國可以在一口咬定病毒只是疏忽洩漏之餘,還聲稱西方各國的lockdown,其行政手法和時序,俱為西方國家自己的決定,與中國無關。西方民眾最初拒絕戴口罩,也是西方自己的民意,中國沒有叫西方公眾不要戴口罩。不戴口罩而引起的病毒擴散,由此引起的經濟損失,中國可以聲稱與己無關。

第三是國際缺乏具有公信力的法庭處理中國賠償問題。海牙國際法庭乃無牙老虎;聯合國則公認是一個笑話。美國若單方面作判決,固然可以由聯邦最高法院決定,但公信力缺乏國際性。

除非拜登有能力拉攏全世界所有病毒的受害國,各派出一名法官,組成類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紐倫堡或東京法庭那樣的機構,始對國際有公信力。但是中國自己也有龐大的外交影響力,第三世界國家參與的可能性很低。

因此賠償問題,雖然有美國帶頭,恐怕只是政治姿態。

西方國家調整對華政治策略

當然,特朗普已經在呼籲美國政府拒絕償還欠中國的國債,索款19萬億,並呼籲其他受害國也一齊效法。拜登本人沉默,但國務卿布林肯已經說要追究責任到底,與3個月前「不會對中國施行懲罰」,口徑大有出入。

要論向中國索償,無疑太遙遠。美國需要做的,是國會先舉行公開聽證會,傳召福奇、達扎克、「刺針」(Lancet)科學雜誌主編、英美病毒學專家、網絡社交媒體相關人士,就病毒來源是否美國國防部批款、被達扎克濫用;為何病毒的內部加工研究,理應涉及國家安全,竟然跨過太平洋出現在中國武漢實驗室?其中有沒有金錢利益關係,由國會聽證會類似審查前總統甘迺迪被刺案一樣,提交一份跨黨派的報告書。

其中,美國主流媒體必須找回自己的靈魂,忠實報道,有效作出新聞和言論監督。但以美國主流傳媒與中國的100億美元大外宣金錢贊助和廣告關係,「知識分子」的左翼,有幾多所謂的風骨與良心?這一點當然不能令人樂觀。

然後才是討論賠償責任。顯然這兩個環節都涉及非常複雜的政治人士內幕和法理技術,為期曠日持久。然而在這個期間,西方包括美國和歐洲,必然對中國整體政策展開政治外交的大調整。

此一巨大結構的變局,會不會令中國覺得遭受進一步欺凌,在台灣引爆戰爭,從而改寫21世紀歷史?這才是長遠眼光的歷史戰略學家應該關注之處。

原刊於CUP媒體,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