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教育非支出,是投資嗎?

十年寒窗苦教,就請政府撥下應撥的資源,幫幫年年續約的年輕教師,不是說,教育不是支出,而是投資嗎?
消息傳來,一位高學歷的年輕教師,自我了斷寶貴的生命,令人難過。按媒體的報道,該教師長期只能擔當合約教師職位,年年心慌慌,未知新合約能否到手,已累積不少的潛在壓力,近年更因學校職位空缺愈來愈少,終於未能找到學校簽約,賦閒在家,結果是鬱鬱而終,深感百無一用,生存的恐懼遠大於死亡的恐懼,終上自殺之路。
 
不管媒體提供該教師自殺的原因,是否全然準確,但年輕教師的境況際遇實在值得關注。近十年,適齡學童人口下降、縮班殺校之風,空中盤旋,揮之不去,教師行業,職位短缺,已經演變為結構性的問題。法團校董會成立,校本管理條例的推出,容許財政運用有較大的彈性,對年輕新入行的教師來說,措施是好壞參半。好消息是學校可運用較靈活的財政手段,能多聘請幾位合約教師,以紓緩因教改及課改而湧現的沉重壓力。而事實上,取得年年要續約的合約職位者,多是剛畢業並持教育文憑上崗的年輕教師,沒有鐵飯碗的保障。這些年輕教師,絕大部分都非常勤奮,工作認真,期盼年年有約可續,更大的渴望是能走入政府編制裏去,年年可以「跳 point(有增薪點)」,甚或有機會晉升為高級學位教師!
 
不過,僧很多,粥卻實在十分少的教席提供,年輕教師年年續約,年年盼望能有長職實缺的心情,落空卻又是年年,好端端在原校教滿七、八年,仍未能進入編制教師族群內的,多得很。
 
「很欣賞你過去一年的工作表現,做事不計較,教學又認真,學生常有稱讚,期望新學年可繼續服務本校,又一起促進學校的發展,但礙於編制內未有實缺,因此,你和其餘以合約聘請的教師一樣,仍然只能簽為期一年的合約,這個教師職位空缺結構性的問題,非學校所願,請諒解!其實,教育局何不思考,當在同一所中學教滿十年的『年輕』教師,為何不幫上一把,將之轉為編制教師?教育局能實施如此政策,是德政,是還你們這些『年輕』教師的一個公道。」7月初,我與續約的幾位年輕教師說同樣的話!
 
十年寒窗苦教,就請政府撥下應撥的資源,幫幫年年續約的年輕教師,不是說,教育不是支出,而是投資嗎?
 
原刊於《星島日報》,獲作者授權刊登。
 
 

 

何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