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獎基金會 6 月 1 日(周二)公布今年有5位科學家獲獎,其中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由美國康奈爾大學講座教授斯科特‧埃姆爾(Scott D Emr)奪得,他發現「內體蛋白分選轉運複合體」(ESCRT)的途徑及結構,可配合基因手段,令細胞上的壞蛋白被輸送到「目的地」細胞區內被摧毀,對於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等有啟示,預料亦有助對抗新冠病毒。
邵逸夫獎理事會成員、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講座教授陳偉儀指出,ESCRT途徑為細胞中運送分子、蛋白的機制,埃姆爾教授利用精巧的基因手段,識別40個編碼ESCRT組合成分的基因及5個ESCRT的亞複合物。可了解新冠病毒成長過程。
陳教授形容,ESCRT有如組裝汽車的「流水線」,五種ESCRT亞複合物就像製造車輪、車頂等部件的部門,細胞可以按照需要拼裝出不同型號的汽車。埃姆爾教授的發現,可以勾勒出整個「流水線」的藍圖,了解細胞傳遞分子、蛋白的機制。
他表示,埃姆爾教授的發現對治療阿茲海默症、亨丁頓氏舞蹈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有重大啟示,這些疾病涉及壞死的蛋白因無法送去降解而在大腦積聚;弄清楚細胞中的運送機制有助移除壞蛋白、對抗新冠病毒等,亦可透過ESCRT途徑了解病毒在細胞成長的過程。
天文學獎:磁星研究 數學科學獎:幾何貢獻
「邵逸夫獎」設有3個獎項,分別為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每年頒獎一次,每項獎金120萬美元。今年為第18屆頒發。
天文學獎由兩位女學者奪得,分別為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物理學教授暨麥吉爾太空研究所所長維多利亞‧卡士比(Victoria M Kaspi )及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物理系教授暨系主任赫里莎‧庫韋利奧圖 (Chryssa Kouveliotou)。
大會指出,獎項表彰她們對理解「磁星」作出貢獻。「磁星」是一種高度磁化的中子星,與很多壯觀的瞬變天體物理學現象有關。她們開發了新穎和精確的觀測技術,從而證實具有超強磁場的中子星存在,同時描繪出這些中子星的物理特性。她們已將「磁星」確立為一種嶄新而又重要的天體物理物體。
數學科學獎分別由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數學系榮休教授尚─米歇爾‧比斯姆(Jean-Michel Bismut)和美國紐約大學科朗數學研究所數學教授傑夫‧奇格 (Jeff Cheeger)獲得,大會稱獎項表彰他們對幾何學的貢獻。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