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擁有,就等於孩子也可擁有?

今天新疫情出現,正好給我們反思生活本能的重要,不要一味計劃為下一代積存多少財產。

現實生活中,父母經常遇上「小朋友與錢」之間的問題而帶來種種煩惱,很多因為沒有經驗而不知如何解決,甚至處理不當,進而帶來孩子成長及家庭問題。

孩子的成長步伐過快

舉例來說 :如果有一天,你正在上小學的孩子跟你說:「爸爸媽媽你們都在用iPhone12 Pro,我也要一部新的手機!」這時候你會有什麼反應呢?你會嚴厲地說:「不可以,你已經有自己的手機,這不是你應該擁有的!」還是耐着性子地跟他說:「這是大人才會用的,小孩子不能用喔。」

無論是哪一種,都不能否認大部分父母都會拒絕為孩子買一部為了追新型號而更換的手機,可是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本人認為建立了「財商」觀念就是幫助大家解答孩子們關於金錢問題的核心。

現今生活質素不斷提升,我們已經進入了5G的年代,大家都是吃好的、住好的、穿好的,彷彿將父母與子女兩代間的距離拉近了。但我們有否察覺,其實只是父母一直牽動着孩子的生活方式?從另一角度看,我們只是拉快了孩子的成長步伐。

有心不怕遲  修身當榜樣

很多專家告訴我們 : 父母向孩子灌輸了不正確的金錢觀念,供應太多會阻礙孩子健康地成長,但其實他並不懂得金錢的價值和意義,更不懂得管理自己的財富。正所謂「給孩子魚吃,倒不如教孩子釣魚」,因此為父母的,好好補上孩子終身受用的這一課 :「財商」教育,父母當知責無旁貸。

可惜今天的香港教育制度裏,關於金錢的概念最早要到高中通識課的「個人財務管理」單元才會涉獵,但孩子們早在四五歲時,日常生活已經會和金錢扯上關係。這一代的父母成長在香港經濟起飛的年代,那時鮮會有人提及理財,即使懂得管理自己的財富,也未必懂得教導自己的孩子。但筆者認為其實很多人「做了父母後,他們才開始學做父母」,正所謂有心不怕遲,先端正好自己,然後作孩子的榜樣,豈不是一石二鳥。

今天新疫情出現,正好給我們反思生活本能的重要,不要一味計劃為下一代積存多少財產,父母教導孩子財商教育,培養他們擁有正確的金錢價值觀及健康生活方式,並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劃之道或稱「求生本能」,正是現今時代父母給孩子最大的資產。

原刊於Parents Daily,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關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