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社會創業家是最幸福的一群人?2018年,豐盛社企學會訪問了23個社會創業家,他們的社企都營運了兩年以上,最長的甚至已30多年。當中四分之一仍然在虧蝕,但他們都散發一種「無悔當初創業」及「雖然虧蝕仍然堅持」的成就感,並慶幸能夠扶助一些有需要的弱勢社群。現時他們事業到達的境況,遠遠超越當初所想像的(1)。
2019年,豐盛社企學會做了個社會創業家的幸福感問卷調查,以作為一個先是質性訪問然後是量性調查的探索式混合研究。當時香港有650間社企,有110份回應。在0至10分中,這些社會創業家的平均幸福感是7.9分。作為參考,在2018年156個國家(2)中幸福感排名第一的國家是7.7分的芬蘭,最低分的是2.9分的布隆迪,第75位是5.5分的巴基斯坦,香港以5.4分排在第76位,在排名榜中間位置。
幸福感的內在與外在價值
幸福感主要是受成長、自主、自尊、良好關係及社會轉化等內在價值的影響。而外在價值主要是指財富、形象及社會認同等,對幸福感並無多大影響。所以,雖然香港在人均GDP排名上經常入選全球頭十名,但幸福感卻在巴基斯坦、土耳其、菲律賓等國之後。香港人是精於賺錢,拙於謀幸福,有錢而不快樂。
內在價值的定義是:「與人類自然發展和成長趨向一致的慾望」。以人格理論模型而聞名的心理學家安雅格 (Andras Angyal)指出,人類的天性基本上是在努力擴大他的自主權。這種努力增加自主權的趨向,外顯成為自發性、自我自信、爭取自由和精通,努力成為自己世界的中心,試圖組織自己世界的人、物和事件,以使世界處於他的影響圈之內。
人類的第二種基本趨向,是努力投入群體中以尋求自己的歸屬,並成為他認為比自己更大的群體的有機組成部分作出貢獻,這個更大的群體可能是家庭、氏族、社會、國家。這個選擇可以是基於意識型態、或一種意義、或某個原因:例如「大樹好遮蔭」、或避免「覆巢之下無完卵」。
幸福感提升的原因
在可選多項的情況下,100%受訪者選擇「持續成長及學習的機會」是幸福感提升的原因,87%選擇「克服挑戰而獲得的樂趣」,80%選擇「獲得他人的認同」,67%選擇「見證弱勢社群的轉化」,67%選擇「找到人生目標」,47%選擇「成功解決社會問題」,7%選擇「金錢回報」。這些社會創業家多是中産,但對比一般中產活得滿足,生活幸福。
前述持續成長及學習的機會、克服挑戰而獲得的樂趣、及成功解決社會問題等,均屬於成長類的內在價值,這也就是安雅格所指的第一種趨向,爭取自主及精通。見證弱勢社群的轉化,是屬於轉化社會的內在價值,這是安雅格的第二種趨向,對比自己更大的羣體作出貢獻。找到人生目標是屬於自主類的內在價值,而獲得他人的認同和金錢回報則屬於外在價值。
以下是闡釋持續成長及學習的機會 、見證弱勢社群的轉化、及獲得他人認同的意義。
持續成長及學習的機會
持續成長及學習是爭取精通,管控自己的世界及命運。初次創業的缺乏經驗,有很多地方不懂,需要上網查找,若沒答案就問朋友,或朋友的朋友。這種在壓力及缺乏相關知識的情況下自學的方式,反而會刺激起智力,創造出對自己有用的知識。這種自己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比起修讀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學得更快、更多、更實用,這種在極少資源下絞盡腦汁解决難題的智力極限挑戰,令人高速成長。
而已有創業經驗,但計劃擴大規模的,就要分辨出業務的核心競爭能力,然後構想更具競爭力的商業模型,在現階段集中資源處理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及整理出有發展階段的視野。這裡講求高水平的分析、解難與應變能力,這些挑戰都塑造出創業型領袖。
見證弱勢社群的轉化
轉化弱勢社群是讓自己賴以安身立命的社會作出貢獻。當自己所歸屬的群體興盛及安全,自己才會有興盛及安全的機會。所以轉化社會是一種內在價值。社會企業的使命就是造福社會,造福的方式最少有四種,包括:
(1)創造就業機會給弱勢社群,除了給工資外,主要建立工作能力,甚至在公開就業市場有競爭力。
(2)提供比市價便宜得多的産品或服務給弱勢社群,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
(3)透過大眾媒體及社交媒體分享不同的社創故事,例如創辦者、受惠群體、社會創新、社會效益的故事等。這些好人好事的故事,鼓勵市民支持社創,屬於公眾教育,目標是塑造關愛文化,而受惠的是整個社會。
(4)因為社企無私的扶貧使命,感動不少有心的市民成為社企的支持者,包括消費者、捐獻者、義工等。這是建立社會凝聚力。
獲得認同並成為跨界別領柚
社會創業家除了被朋友認同外,亦會被院校及一些大型峰會邀請作為嘉賓講員,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心得。另外,大眾媒體會訪問他們,社交媒體又會轉發,所以在社會上會有知名度。最後,政府會邀請一些成功的社會創業家加入不同諮詢委員會,提供他們的專業意見,讓政策制定者作為參考。哈佛商學院稱這種橫跨商業、社福及公共三個界别的人為跨界別領袖。他們遊走於三界之間,掌握三界的運作方式及機構文化。他們在三個界别都有人脈,亦有跨界别的整合能力。
聖經有句明言是:「施比受更有福」,意思是扶貧助弱的人,會好心有好報。社會創業家的初心就是扶貧助弱,做社企發達的極少,但他們活得幸福。精明的香港人應該既精於賺錢,亦要精於為自己謀幸福。
(1)Robert Browning’s ‘A man’s reach should exceed his grasp
(2)2018 Happiness Report https://s3.amazonaws.com/happiness-report/2018/WHR_web.pdf